推动理论走深走实走心

2023-05-26 | 阅读 : 136 | 下载量 :0 投诉   

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这段话告诉我们:理论并不能自动地实现自己,理论要实现自己,一方面取决于国家现实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决定于理论能否说服人,能否掌握群众。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光荣传统,也是克敌制胜的法宝。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创新理论传播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满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强思想动力的迫切需求,更需要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 

理论传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般性文章多,策划意识不强。一些理论版面往往配合一些时间节点,发表一些理论文章,例如党的二十大召开,发一段时间的宣传文章就过去了。但党的创新理论是一个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需要持续宣传、长期宣传。其实,对于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概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要内容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等,都可以持续策划选题进行宣传,把问题谈深谈透。 

惯用文件语言,学理分析不够。文件语言是上级给下级提要求的,一般是“要字结构”,譬如“要怎么看、怎么做”“要达到什么目的”等,但理论宣传是讲道理的,不是给下级提要求的,所以不能重复上级文件语言。譬如,党的二十大闭幕以后,各级报纸发表了大量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文章,但大都是引用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原话,进行深度学理分析的很少,如果把这一时期的宣传文章集中起来看的话,就感觉大同小异,缺乏理论深度。实际上,党的二十大报告博大精深,但往往提出“是什么”,并没有用较大篇幅阐述“为什么”,这就给理论宣传留下极大的解读空间。 

解读随意,精准把握不足。学术研究无禁区,理论宣传有纪律。弄清楚党的创新理论的道理、学理、哲理,是理论宣传应该做的,但前提是必须正确理解党的创新理论。譬如,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对党的创新理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飞跃的表述是不一样的。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有些同志想当然地认为既然毛泽东思想是第一次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第二次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第三次飞跃。这样的解读与《决议》的说法是不一致的。到底怎样理解“根本观点”?根据《决议》提出的观点,中国共产党要牢牢把握的根本问题只有一个,就是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按照中宣部编写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2023年版),共列出19个专题,这算不算19个根本观点?对于党的创新理论的基本观点、科学体系、精神实质,不能随便提出自己的新看法,精准理解是做好党的创新理论宣传的基本前提。 

千篇一律,“三贴近”不足。只有“接地气”,才能“沁人心”。党的创新理论是科学的理论、时代的理论、实践的理论、人民的理论,科学回答了世界之问、中国之问、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两年,我去了中国很多贫困地区,看望了很多贫困家庭,他们渴望幸福生活的眼神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这段话的感人之处,在于习近平总书记在与群众拉家常中注意到群众的眼神,从群众的眼神里看到他们渴望幸福生活、摆脱贫困的急切心情。正是群众渴望幸福生活的眼神使习近平总书记时刻牵挂着群众。而我们的理论宣传文章总是高高在上,脱离群众的生活实际,这样的文章自然没有人愿意看。 

大话套话连篇,生动活泼不足。理论宣传也要求创新,由于脱离实际,要说的实情不多,只好在文字上、形式上下功夫。譬如,现在最时髦的题目就是“三大逻辑”,即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似乎只要把这几个逻辑搬出来,就比较“高大上”了,如果把最近一个时期理论宣传文章的题目集中起来,“三大逻辑”绝对排名第一。一开始感觉这个题目很新颖,但大家都这样用,就没有新意了,没有人愿意看。 

四平八稳,缺乏战斗精神。当前,我国民众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从舆论场来看,人们思想观念的多样性更加明显。拜金主义对人性的奴役、个人主义对集体主义的冲击、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竞争、自由主义对爱国主义的消解等,使思想领域鱼龙混杂,各种错误思潮、错误观点不时出现,实际生活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学科中“失语”、在教材中“失踪”、在论坛上“失声”的现象确实存在。但我们很少看到有纸质媒体组织专家学者撰文进行反击。以正面宣传为主,并非不对错误观点进行批判,伟大斗争精神在理论传播中没有得到应有体现。 

提升理论宣传影响力的对策建议 

进一步提升对理论宣传重要性的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谎言重复一千遍就会变成真理。’各种敌对势力就是想利用这个逻辑!他们就是要把我们党、我们国家说得一塌糊涂、一无是处,诱使人们跟着他们的魔笛跳舞。各种敌对势力绝不会让我们顺顺利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就是为什么要郑重提醒全党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一个原因。这场斗争既包括硬实力的斗争,也包括软实力的较量。”党的创新理论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思想旗帜、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越是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需要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党媒是弘扬党的创新理论的主阵地,应当牢固树立阵地意识、责任意识,作出无愧于时代要求的新贡献。 

提升理论编辑队伍素质。建议各级宣传部门对党媒理论编辑经常进行政治和业务培训,提升他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编辑是稿件的第一把关人,如果编辑政治思想不过硬、业务不精湛,拿到一篇稿子就无法定夺,更不要说做选题策划了。随着大量老编辑退休,新老交替成为必然趋势,提升理论编辑队伍素质是当务之急。  

加强作者队伍建设。新时代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十分生动的,我们的学习和宣传也应该是生动的,不能仅停留在对一些概念的阐释上。应紧密联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联系这些年来我们走过的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历程,联系我们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有效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的具体实践,联系国际环境发生的深刻变化,深刻领悟党的创新理论的精髓要义。应经常组织专家学者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一是总结经验,从伟大成就中感悟思想的力量;二是发现理论宣传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的办法和途径。理论文章不接地气的原因是作者不了解基层情况,宣传部门牵头,调研中的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作者:辛世俊,来源:《河南日报》

阅读量: 136 下载量:0 收藏: 36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推荐阅读

    文章排行

        二维码

        1. 微信订阅号

        2.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