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给领导提意见

2022-10-02 | 阅读 : 2170 | 下载量 :0 投诉   

《韩非子》有一篇文章叫《说难》,专门讲给领导提意见是如何的难。“智子疑邻”的故事就出于这篇文章。现在的权力结构与2000多年前的君主专制不同,但即使完全出于把工作做好的目的,有些技巧也是需要讲的。 

1.搞清情况。 

提意见之前,要搞清楚所提的意见或建议领导是不是已经知晓,或者是否类似的举措以前已经实施过。特别是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人。我在党校工作了15年,经常有新同事或新领导提一些工作建议,我也经常会说:这个做法在10年前、8年前实施过,有123个问题无法解决,所以至今没有实行。 

有一个基本认知要牢记:前人并不比我们笨!我们能看到的问题,前人大概也看过,而且大概率进行了实践。而作为领导,其见识大概率比一般人要高,所以提意见前要先搞清情况,不要把什么都当成新鲜事,更不要重新发明轮子。 

2.搞清身份。 

有时候,制定规章制度需要征求意见。有些意见被采纳,有些没有被采纳,有些人会因为意见没有被采纳而心生怨言。这时候就需要搞清身份:自己是提意见的人,不是做决定的人。如果所有的意见必须被采纳,那就不是提意见,而是下指示了。 

平时给领导提意见也是一样,自己有建议权,领导有决策权,共同的目标是把工作做好。自己的意见是否被采纳,也绝不是判断领导是否明智的标准。有人把不采纳自己意见的领导一律视为“昏君”,其实是不对的。 

3.分清场合。 

“扬善于公庭,规过于私室。”要表扬人,听众越多越好;要提意见,听众越少越好。最好是私下两个人的时候,一方面是给领导面子,另一方面也是给自己留面子。因为自己提的意见有很大概率是错的或者是行不通的,如果当众提,领导当众否定,自己会很没面子的,也会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4.提意见要利害相关。 

不要身处事外却指手画脚。Skin in The Game,只有利益相关、有切肤之痛的意见才有分量。因为利益相关,所以了解更深入,所提意见的可行性也更大。有些所谓公知写文章批评现实,确实鞭辟入里、文辞精美,但大部分人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我现在还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有一天在学校院子里劳动,老师说起某事,我在旁边滔滔不绝的说应该如何如何干,一位马老师说:那你领着干吧!我一下子哑火了。当时说的什么事情我已经忘了,但这句话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知识分子的通病是自以为高明,仅从道义的角度讲问题,不知道做事之难。 

工作之后也经历过一些提意见、建议的场合,有时候自己分管的工作,别人给提意见,自己心里很恼火。因为整体工作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如果解释了一点,他们会有针对性的再提建议,且他们提的建议理论上是可行的,但真的实行了,其他工作会受影响,因为资源有限。所有行政工作,乃至每个人的行为都是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权衡的结果,而提意见的人往往视野只在一件事情上。 

所以给领导提意见要坚持一个基本原则:不是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尽量不要提意见。对于其他部门的工作,可以先私下跟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沟通,有把握之后再跟领导提。 

5.要附带方案。 

工作中提意见,不是人民群众对政府进行监督,更不是提要求。给领导提出意见,必须要想出一个解决的办法,如果想不出来就不要说了。我曾经给地方党报做过两年的特约评论员,那段时间很注意看报纸评论,发现很多人所写并非评论而只是高级牢骚。我给自己立下的规矩是:如果想不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就不要写评论了,否则只是给读者添堵。 

也有一些人说:“我把问题提出来,至于怎么解决,你们去想办法。”在工作中,我们都是躬身入局的做事人,都是需要想办法解决问题的人,只说问题不提方案,那不是发牢骚吗? 

6.征得同意。 

提意见,特别是口头提意见,要有一个征得同意的过程。比如“有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之类,这种话为沟通交流塑造了一个“斜坡”,让话题的衔接更加缓和,对方更容易接受。 

官断十条路。听取意见有100个理由,不听取意见也有100个理由。通情才能达理,先征得同意,就是把情绪先疏通好;情感通了,提的意见对方也就能听得进了。 

7.不可则止。 

子贡问孔子怎样交朋友,孔子说:“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意思是要给他忠告,且要好好说,如果他听不进去就要停下来,否则会自取其辱。 

给领导提意见也是一样。毕竟责任在领导,你只是辅助。提不提意见是你的事,听不听意见是领导的事。提第一次领导没表态,第二次领导还不表态,以后就再不要提了,领导一定有他的想法,只是不便于跟你说。

阅读量: 2170 下载量:0 收藏: 37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推荐阅读

    文章排行

        二维码

        1. 微信订阅号

        2.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