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发蒙阅文始——谈谈怎样看文件、学文件

2024-08-14 | 阅读 : 1865 | 下载量 :0 投诉   

说到看文件,专业术语叫“阅文”,这是体制内人员几乎每天都要做的事情,是例行功课,也是履职所需,因为文件是各级党政机关发布政令的主要途径,也是党员、干部了解上级精神、学习理论政策和先进经验的主要渠道。当干部不看文件,就是“睁眼瞎”;从政者不会看文件,就是职场上的“文盲”。古人说:“人生识字忧患始。”(宋·苏轼《石苍舒醉墨堂》)对于机关新人来说,学会看文件就跟小孩子学会识字读书一样重要,是从政学步的发端、职场发蒙的开始。无论学习行文之法、办事之规还是治理之道,都应当从学会看文件开始,把看文件、学文件作为必修课。

既然看文件如此重要,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去看呢?我体会,关键是明确目的、把握重点、掌握方法。下面就分别展开来谈一谈。

第一,清楚“为何看”——目的不同、需求不同,文件的“看点”和“看法”就不同

在职场上做任何事情,都应当有明确的目的,决不能当“没头苍蝇”,或者“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我们看文件也是一样,首先要明确目的,不能为看而看、盲目地看、看完就了事。具体来说,看文件主要有三个目的:

一是着眼于“学”。古人说:“文所以载道也。”(宋·周敦颐《通书·文辞》)“文者,贯道之器也。”(唐·李汉《<昌黎先生集>序》)公文是党和国家治理的重要工具,其所载所贯之道,主要是治理之道,大到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中到地方治理、行业治理、单位治理的实用策略,小到谋事处事行事的管用方法,都属于“道”的范畴,都可以从文件中看到、学到。

对机关新人来说,文件还是学习公文写作的“活样本”“活教材”。一篇公文,如何立题命意、谋篇布局,怎样取材用典、遣词造句,如何规范行文,怎样正确排版,也都可以从文件中看到、学到。公文写作,一级是一级的水平。发文的层级越高,往往标准越高、质量越高,值得学的东西就越多。看到的高水平文件越多,越有助于提高公文审美能力,为提高写作能力树起标杆、奠定基础。现实中,擅长写公文的人一定善于看文件。如果连文件都不会看、看不懂,学会写公文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把“看文件”变成“学文件”,根本在于有一颗向学之心,关键在于掌握“学”的方法。要秉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注意针对知识空白、素质短板、能力弱项、经验盲区加强学习。学习不仅要端正态度,还要拓展广度、深度,凡是不懂的要力求学懂,凡是不会的要抓紧学会,既明其义又思其用,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很多文件仅仅看上一两遍是不够的,重要的文件要多看几遍,重要的内容还要精读、深读、研读,掰开了看、揉碎了看,用显微镜、望远镜、透视镜来看,以小见大,由点观面,透过现象看本质。不仅要看懂文件中显性的内容,还要力求看出背后的东西,并且善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得出规律性认识。看的过程中一定要联系实际、善于思考,该记的内容还要熟记于脑、刻印在心,真正做到学思用贯通。

二是着眼于“知”。知与学是密切相关却又有所区分的两个概念。从一定意义上说,知是浅层次的学,学是深层次的知。实际工作中,有些文件与阅文者所在的单位、岗位关联度不大,只需要知其大意或者概要,甚至知道有这么个文、这么回事就可以了。这样的文件,可以看得快一些、粗一些,浏览、速读、跳读等方法是比较合适的。

三是着眼于“干”。公文是谋事处事之文。任何事情都是干出来的,只有干,才能让文件中所谋所写之事落到实处、变成现实。所以,看文件必须眼明心亮,既要用“肉眼”看,又要用“心眼”看;既要看文件中对“干什么”作了哪些部署、对“为何干”讲了什么道理,又要看对“怎样干”给了哪些指导、提了什么要求,对“谁来干”作了怎样的分工;既要把自己摆进去、把思想摆进去,又要把工作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认真琢磨所写事项哪些与本地本部门本单位直接相关,需要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抓好落实。这样去看,干工作、抓落实的时候才能心中有数,不至于自以为是、自行其是,避免方向跑偏、动作变形、工作漏项。

第二,明白“看什么”——内容不同、角色不同,文件的“看点”和“看法”就不同

文件有多种类型。从行文关系看,有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之分。从公文种类看,又可分为法定公文、事务性公文(文书)和专用公文三大类,其中仅法定公文就有15个文种。从文件内容看,有传达贯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公布法规和规章的,也有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的,还有报告、通报和交流情况的。不同内容的文件,阅文的“看点”和“看法”往往各不相同。阅文者在文件流转和公文处理中担纲的角色、担负的职责不同,阅文的“看点”和“看法”也各不相同。

一般来说,拿到一份文件要迅速知其全貌、知其概要、知其重要和紧要程度,关键是“四看”:

一是看“版头”、知“来头”。《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将一个完整的公文分为版头、主体和版记三部分。版头,位于公文之首,位置相对固定,与人们通常所说的“红头文件”的“红头”部分相对应,一般包括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等要素。人们也常把发文机关标志称作“文头”,一般由发文单位全称或规范简称加上“文件”二字构成,通常采用红色套印(专业术语叫“套红”),位于文件首页上端正中的位置,具有标示公文权威性并明示责任归属的作用。发文机关的层级越高、来头越大,往往说明这个公文越重要,就越是要仔细看、认真学。文件的紧急程度越高,越是要抓紧看、抓紧办。

二是看标题、知“由头”。俗话说:“读书先看皮,读报先看题。”看文件也是一样,内行的人一看标题就知道这个文件的大致内容,就能判断出重要程度以及与自身的关联程度。

公文的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事由直接反映行文目的和必要性,文种既揭示行文关系又标明位阶,位阶高低与重要程度往往成正比。比如,决议、决定、命令、意见,都属于下行文,在公文中也都处于比较高的位阶,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强制性,属于分量较重的公文。

三是看“抬头”、知对象。公文抬头,指的是受文对象、主送机关。明眼人一看抬头,就知道这个文件与所在地方、单位乃至自身有没有直接关联,应当主办、协办、分办还是转办。

四是看“骨头”、知概要。文件的骨头就是分级标题,所有分级标题共同构成整个文件的骨架。每个标题都统领一块内容,往往也揭示出一个篇章、一个部分的主要观点、核心内容。

常言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看文件要学会看门道,关键是学会上面这“四看”、做到这“四知”。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往下看,怎样往实处看、深里看、细部看。

如果看文件完全是自主行为,文件无需往下流转,也无需进行发文或收文办理,看什么、怎么看都由自己决定。但如果阅文者在文件流转中负有发文审核、收文办理之责,“看点”和“看法”就有一定之规。比如,《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二十条明确规定了公文审核的重点,如果阅文者也是审核者,这些重点就应当成为主要“看点”。又如,《条例》第二十四条明确规定了收文办理的主要程序,其中包括初审、承办和传阅。初审有初审的重点。承办需要根据公文内容、要求和工作需要,确定阅知性公文的分送范围,提出批办性公文的拟办意见;需要两个以上部门办理的,应明确主办部门;紧急公文,还应当明确办理时限。传阅也应当从工作需要出发,及时且精准地确定传阅对象。所有这些,对阅文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把“看”与“办”紧密结合,边看边想怎么办,看得准才能办得对,看得清才能办得妥。

第三,懂得“怎样看”——用处不同、水平不同,文件的“看点”和“看法”就不同

从根本上说,文件不是拿来看的,而是拿来用的——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这是所有文件最基本也最重要的用处。具体怎么用,需要从实际出发,因事、因地、因时、因人甚至因文体文种而制宜。比如,有的文件可以直接转发;有的则需要配套制定下位文件;有的可以转换成领导讲话、学习心得、理论文章。不同的用处,决定了不同的“看法”。要把在文件中所见所学合理使用起来,用到该用之处、当用之时,用得恰到好处、恰如其分,必须学深吃透文件精神,看出其中的门道,掌握科学思想方法,做到善于把握事物本质、把握发展规律、把握工作关键、把握政策尺度。

各花入各眼,一千个“看客”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件的“看点”和“看法”与看文件的人有很大关系,与其既有知识水平、认知能力有很大关系。善于学习的人,不仅会原原本本看、着眼整体看、突出重点看,还会前后贯通看、延伸拓展看、纵横比较看、联系实际看。比如,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我们学习全会作出的《决定》,不能孤立地看、静止地看,要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学习贯彻总书记在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通起来,与学习会议前后主流媒体策划推出的一系列专题报道、深度报道和社论、评论员文章结合起来,与学习《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做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宣传的通知》以及本地本系统制发的相关文件结合起来。这样的“看”,才是有高度、有广度、有深度的。

古诗中说:“榴花看结子,叶叶在孙枝。”(南宋·许及之《圣寿閤端午帖子·其三》)我们看重要文件,不能只看其中的“花”和“子”,还要看其“枝”、看其“叶”,甚至要把“根”也挖出来;不仅要看清楚其要点、亮点、关键点,更重要的是想明白如何在重点难点、堵点卡点上求突破,如何把文件中的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到位,真正做到“知其所为,察其所来,识其所在,明其所往,行其所指”。

也许有人会问,你所说的都是文件的具体“看法”,如果文件太多,一时之间看不过来怎么办?答案很简单,就是区分轻重缓急、远近亲疏——急件先看,刚发的先看,来头大的先看,内容重要的先看,与本地本单位直接相关的先看。当然,后看不是不看,该看的文件必须看,再忙也要挤出时间看,否则“欠账”就会越积越多,甚至会因为漏看文件而误事。

总之,上面所讲的三方面,分别是目的导向、内容导向、用途导向型的看文件,是基本的“看法”,不是全部的“看法”。更多的“看法”,需要阅文者在“看”的实践中自己去探索、体会、总结。无论对文件看什么、怎么看,都要始终牢记看文件并不是目的,目的是“学”和“用”、“知”和“行”。要自觉把看文件的眼力与学文件的脑力结合起来,统一到抓贯彻、抓落实的执行力上,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作者:成文

来源:三好公文课

阅读量: 1865 下载量:0 收藏: 37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推荐阅读

    文章排行

        二维码

        1. 微信订阅号

        2.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