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服务乡村振兴优秀案例典型经验材料

2024-04-09 | 阅读 : 152 | 下载量 :5 投诉   

“青”心“聚”力 建新功实践育人谱新篇

近年来,团市x县委依托“x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立足革命老区实际,深挖青年“智慧”、动员青春“力量”,通过选定站点、协议共建、健全机制,以培育青年人才、助力乡村振兴为目标,探索打造了“校地合作·青春建功”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品牌。

一、衔接校园与田园,探索打造“校地合作”发展模式。校地共商选定站点。2021年7月,在县委的高度重视下,团县委主动对接、积极作为,经过多方考量、反复论证,最终确定依托文化深厚的渔浦书院建设“x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x站,打造凝聚青年力量、助力乡村振兴的公益性、开放性、长效性平台。签订协议校地共建。确定选址以来,县委组建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工作站建设、运营、保障等制度机制,明确由团县委负责日常衔接沟通等工作,为签约共建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合作共建,以工作站为基础联动本土资源、促进校地合作,擘画乡村振兴新篇章。

二、凝聚“青智”与“青力”,齐心共创“青春建功”工作项目。团委统筹,扎实组织社会实践。根据县委部署,每年寒暑期由团x县委统筹实际需要发出实践申请,招募筛选、定向选派20余名高校学子共赴工作站,开展为期15天左右的集中实践。近年来共有6支实践队伍、120余名青年学子来到x,他们积极参与“清慈对话”乡村振兴论坛、“智慧潇湘、鸿雁之约”聚才交流会、研学产业发展座谈会等活动,扎根乡村奉献青春智慧。围绕平台,丰富青年实践载体。以工作站为平台,每年来自全国各地的10多支“三下乡”实践支队以及超过200名返乡大学生们将知识送到田间地头。如围绕美丽庭院建设开展设计创造,围绕绿色环保发展进行谋篇布局……一个平台、多元载体让青春迸发无限可能。聚焦需求,积极产出丰硕成果。围绕县委中心工作,采取“地方提问、团委统筹、青年作答”的方式,青年大学生用“金点子”加持地方“土特产”,既保留了“土”的内涵也有了“新”的样式。比如,聚焦县域茶产业品牌形象设计出新颖的标识LOGO、聚焦非遗传承“板板龙灯”设计了周边产品、聚焦农产品销售融入地方特色设计外包装、聚焦文旅发展设计APP小程序、聚焦玉米产业发展开展调研等,不仅可以锻炼青年学生的实践技能,更能有力为县域品牌、地方产业赋能。

三、立足人才与产业,稳步推进“智力赋能”乡村振兴。着力青年人才引进与培育。通过社会实践,发现并选任优秀大学生兼职基层团干部,挖掘并培育创新创业乡村新青年。工作站不仅让高校智库进入乡村,还有利于高校智库长期驻村;不仅吸引了众多优秀人才来乡,还实现了线上远程实时交流,构建了从“引智下乡”到“引智驻乡”再到“育智富乡”的全流程体系。积极链接社会资源广泛参与工作站以资源社会化为目标,做到政府主导、团委负责、社会参与,逐步推动以工作站为原点,链接周边青年聚集地,充分发挥聚集效应,实现多点发力、合作共赢,取长补短、培优育精,更好发挥社会力量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随着返家乡热潮涌来,青年大学生在假期选择走出家门、走入乡村,青山绿水间有了一群志愿者、调研员。青年创业者也在利好的政策支持下纷纷回乡发展,小微企业、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乡村产业因青年智慧有了新的突破,“一村一品”逐步成长为乡村经济支柱,青春引擎让产品销量、百姓收入跑出了新的“加速度”。形成助力乡村振兴的不竭动能。聚焦“青春兴湘·何必远方”行动主题,依托工作站广泛凝聚青年力量,通过校地合作让青春智慧转化为建设乡村的不竭动能,团结引领青年学子、创业青年站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让青春芳华绽放在田间地头,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经过几年的建设发展,工作站已经成为全县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和成效。其一,通过研学开发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生动策划“五育并举”研学实施方案,用学盘活乡村各类资源,丰富产业态,促进产业融合,以点带面用一个平台带动一个村、盘活一片地域,真正吸引青年扎根在基层。其二,通过视觉设计赋能农产品优化推广,为本土茶叶产业设计品牌标识,为农产品设计包装等,用设计提升产品附加值。其三,非遗活化助力文化传承,依托校外少先队实践基地,营造青少年沉浸式学习传统非遗文化的氛围,也给青年手工艺人创造了展示舞台。其四,聚焦片域整合打造青年发展新业态,通过丰富青年工作内容,创新青年发展业态,引导青年主动融入片区发展。团x县委依据特色志愿服务模式,鼓励返乡青年在志愿服务工作中挖潜创新、主动作为。积极整合资源,构建“共青团+社会组织+青年志愿者”组织模式,将县级共青团组织优势与社会组织资源优势、志愿者专业优势相结合,推动青年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

阅读量: 152 下载量:5 收藏: 36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推荐阅读

    文章排行

        二维码

        1. 微信订阅号

        2.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