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中小企业工作情况汇报

2024-02-25 | 阅读 : 370 | 下载量 :5 投诉   

根据要求,现将我单位服务中小企业情况汇报如下:

一、总体情况

(一)聚焦减税降费,激发中小企业发展活力。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多措并举推动企业减负工作,取得了一定实效。一是加强政策支持。代政府草拟了《市进一步贯彻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相关政策措施的实施方案》《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企业专项行动方案》,印发了《XX税务工作协作机制方案》等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文件。二是推进减税降费工作。深入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据不完全统计,X年X月—X月,全市中小企业累计减免各项税金X万元。依托“三报两台一网一号”宣传渠道,持续加大对我市减税降费举措的宣传。目前,全市已播出X期减税降费专题采访,X期红城税务减税降费普法节目,中国税务报、多彩X网、X日报、X日报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X余篇。

(二)破解融资难题,助力企业转型升级。一是推进中小企业贷款增量扩面。按照X年X市金融运行分析会暨支持小微(民营)企业金融服务工作座谈会精神,全市各银行金融机构要突出民营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重点,优先保障民营和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规模。截至今年X月,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X亿元,较年初增加了X亿元;小微企业贷款占各项贷款比重为X%,较年初上升了X个百分点。小微企业贷款占票据贴现余额X亿元,较年初增加了X亿元。二是加大政策扶持。不断强化信贷支持力度,进一步突出中小企业中单户授信X万元及以下民营企业、单户授信X万元及以下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的政策倾斜。三是开发创新信贷产品。鼓励银行开展信贷产品创新,利用好信用信息及时创新信用产品,拓展守信企业免抵押、免担保信用贷款的应用场景,有针对性地推出动产质押、“小微快贷”“税源E贷”“税易贷”“政采贷”“X易贷”等信用贷款产品,实现“诚信”换“金”。目前,人行已不断强化信贷支持力度,争取支小再贷款试点,已向X家银行发放了X亿元的支小再贷款。

(三)围绕创业创新,增强中小企业市场竞争力。一是加强市场主体培育。全面开展年度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等摸底和征集工作。X年我市高新产业技术开发区获评大中小企业融通型和专业资本集聚型创新创业特色载体,并获得扶持资金X万元。X年新认定省科技型种子企业X家、省科技型小巨人成长企业X家,获批高新技术企业X家,创历史新高。目前,全市已累计备案X省科技型企业X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X家,高新技术企业为引领、科技型企业为支撑的企业成长梯队正逐步构建。二是开放共享科技资源。截至X月底,X市产品质量检验检测院等X家单位已获得省科技厅大型仪器共享服务补助,这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检测等服务夯实了基础。同时,为打造“世界辣椒加工贸易基地”,已整合X食品有限公司及高校、科研院所等优势资源,组建了X市辣椒产业技术研究院,并于X年X月X日正式揭牌。三是培育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项目。着力推动X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打造发展新引擎。目前,我市已与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达成合作,并举行了XX共建“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X分中心”战略合作签约仪式,项目将落地X高新区;进一步推动钢绳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加强X钢绳股份有限公司与同济大学加强产学研合作,X年X月X日举行了共建“索结构技术研究中心”签约仪式。

(四)切实加强宣传,构建完善的营销体系。积极利用国家、省级和市级专项资金,支持中小企业积极参加境内外展会,有效助推中小企业拓展市场。今年以来,已组织各类中小企业参加了“X年世界茶业博览会”“X年国际食品博览会”“第X届广交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第x届丝博会”“X年中国(上海)国际食品博览会”“第X届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等博览会。同时,为拓展国际市场,搭建平台,组织了X多家中小企业参加了“世界移动通信展”“德国工业展”“英国工业分包展”“德国国际乐器展”“广交会”等世界著名国际展会。

(五)完善服务保障,助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一是着力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加快推进“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务服务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不动产登记中心、“X”热线中心统一入驻市公共服务大楼新址并于X月X日对外启用。取消了部门单独设立的服务大厅,实现企业和群众现场办理事项“只进一扇门”的要求。全市各县区市均成立了中小企业服务机构,截至目前,我市已成立了X个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其中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两家,X家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全年共开展企业服务X多次,服务企业约X多户。推进市人社局、市公积金中心、市公安交管局(除车检等特殊事项外)、市公安局出入境中心全部进驻新政务大厅;推动不动产登记大厅按政务服务中心标准统一管理。扩展水、电、气、网络、通讯等公共服务事项和部分中介服务事项进驻政务大厅。将大厅分为X个综合服务区和X个专业服务区,设立综合受理窗口,推行“一窗受理”,为企业和群众办理更加高效便捷。二是加快“X”政府服务热线建设。制定了《X市“X”非紧急类政府服务热线实施方案》。通过召开协调会、书面征求意见等方式,整合各类热线号码。会同各行业主管部门积极开展前期工作,预计在X月底前投入试运行。三是推进“一网通办”。推进市级部门自建系统与X省政务服务网的互联互通。充分利用X政务服务网,把与企业和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应上尽上”,实现一个平台上能申请办理全市所有政务服务事项。目前,已经实现政务服务网市、县、乡、村四级X%全覆盖,已接入市、县、乡、村四级事项共X项;市县两级已实现X%以上政务服务事项可以网上办理,市级X项政务服务事项进驻政务服务网(其中X项实现网上办理)。四是再造审批流程。继续实施“容缺受理”“容缺审批”。在原有的可开展“容缺受理”“容缺审批”的事项X项、可容缺材料X份的基础上,各地各部门主动作为,容缺受理事项范围不断扩大,可容缺材料不断增加,对于非核心的材料均可实施容缺受理。五是实施企业定制服务。通过充分征求企业意见,印发了《X市开展企业定制服务工作方案》,明确定制服务方式及服务内容,在政务服务大厅将设立企业定制服务平台,更好地为企业提供定制服务。六是市县两级大力推进“集成套餐服务”。协调有关部门推出“证照联办”服务,实现了市级企业开办时间X个工作日。X日日鲜果蔬配送有限公司作为第一家通过证照联办的企业,在X个工作日完成了企业开办的相关手续。七是创新监管手段。大力推行“互联网+监管”,坚决防止选择执法、任性执法、多头重复检查等现象。加快完善信用监管体系,建立“红黑名单”制度,推进涉企信息归集共享和跨部门联动响应,让市场主体“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特别是对疫苗、药品、食品、特种设备、危化品等重点领域更要严之又严,做到过筛式排查、全链条监管。

(六)向上争取扶持资金,加快中小企业发展。一是加强项目申报服务和培训。通过X家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和示范服务平台,以发布信息、网络、活动现场咨询等方式,指导和服务企业积极向上申报项目。据统计,在X年就服务企业X家以上,提供各类服务X项次。目前,全年服务企业在各部门归口申报项目X余项,获得项目立项支持X余项,企业获立项资金支持X余万元。同时,在创新工作中积极为企业和创新服务单位牵线搭桥,促成技术合作,共认定登记X项技术合同,合同成交额X亿X万元,技术交易额X亿X万元。二是企业项目申报成果丰硕。X年,我市推荐的X个企业项目,共计获中小民营发展专项资金X万元。X年,向省推荐申报了X个企业项目,申报资金补助X亿元。X户民营企业被省认定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同时,在全国物流标准化试点城市项目申报中,我市有X家中小企业申报成功,争取项目资金X万元,占到了总项目资金的X%。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工作粗放,基础数据统计信息不全。我市宣传推进工作综合管理部门为市工业和能源局,但因负责具体业务的人员较少,造成管理职能淡化、弱化,统筹协调非工业行业中小企业力度不够,对不同行业企业牵头抓总、分类指导能力不足,管理粗放。

(二)服务效能亟待提高,营商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

一是放简政放权还不到位。行政权力放得不到位。个别部门“明放暗不放”“放事不放权”,将含金量高的最终决定权握在手中;下放事项含金量不到位。有些事项涉及多个部门,很多部门下放了,个别部门没有同步下放,或者审批权限下放了、处罚权限没有同步下放,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工作不协调,基层承接事项存在缺链少链情况;下放事项承接不到位。部分市级职能部门既未考虑基层人员配备和技术装备,也未开展实操性业务培训,一股脑把行政审批事项下放,导致基层承接困难。二是服务不够优质高效。有的单位虽然入驻大厅,审批事项却未按要求使用行政审批专用章,仍然需要单位领导签字,导致现场办结率较低。有的部门未认真梳理服务事项权责清单,制定审批流程图,办事流程没有重新优化,甚至出现部分审批流程反而更加复杂、时限更长。三是社会化服务体系还不够健全。担保、法律、审计、征信等中介机构数量少、规模小、实力弱,各县(市、区)分布不平衡,服务效率不高,一定程度上存在行业垄断现象。中小企业公共服务机构和信息平台建设还需进一步完善,部分县(市、区)尚未建立跨部门的政策信息互联网发布平台。“双随机、一公开”等制度不完善,信用体系不健全,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工作滞后。

(三)企业发展困难重重。我市中小企业发展总量不大、规模偏小,抗风险能力弱。不少中小企业管理方式落后,人才缺乏,创新动力不足,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亟待提高。企业用地难、融资难、负担重、负债率高等老问题依然突出。企业投诉渠道不畅,机制不健全,当企业权益受到损害和侵犯时,很少走司法程序,也不知道向哪些部门和行业组织反映、投诉或举报。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提高认识,落实部门法定职责。各地各部门进一步统一思想,充分认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认真履行中小企业促进法法定职责,细化、硬化为中小企业服务、支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措施,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做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各项工作。坚持各类企业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其中的小型微型企业实行积极扶持、加强引导、完善服务、依法规范、保障权益的方针,为中小企业创立、发展创造最优的营商环境。

(二)加强领导,完善管理监督机制。一是强化组织领导。进一步加强我市中小企业发展形势研判,总结中小企业促进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找准中小企业发展存在突出问题的症结所在,依法建立中小企业促进工作协调机制。定期听取中小企业发展情况汇报,以问题为导向,加强对中小企业特别是非工业行业中小企业的统筹规划、工作指导和政策协调。二是完善中小企业经济指标统计体系。加强对规模以下工业、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其他行业企业相关数据统计分析,落实分类统计、运行分析、监测预警等制度,定期发布全市中小企业相关信息,及时把握企业所需所求,增强工作前瞻性、主动性和针对性。三是建立中小企业促进工作监督检查机制领导小组要定期对职能部门中小企业促进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强化对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及其他扶持政策执行效果的检查和考核,推动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相关政策落到实处。

(三)加大扶持,不断健全服务体系。一是加强财政扶持。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充分发挥政策、资金的导向作用,并以此带动社会投资。加大对县域工业服务平台建设、服务体系资金扶持,促进中小企业聚集发展。严把项目评审关,强化资金管理和监督,确保资金使用实效。二是优化政务服务。各地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重点在减税降费、稳定和扩大就业、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等方面,换位思考,从群众和企业的角度考虑问题,最大限度便民利企,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三是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坚持政策性导向和市场化运作,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充分发挥行业组织、自治作用,加强中介服务事项及机构清理,持续规范价格收费,加强服务监管,破除服务垄断。加大市、县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扩大信息覆盖面,增强平台影响力。

(四)多措并举,切实解决企业发展难题。一是着力推进产业升级。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主导性作用,立足我市中小企业发展实际,加快实施中小企业发展规划,实现主导优势产业发展“顶天立地”。持续出台奖励扶持政策,扶持壮大高新技术、新兴产业和军民融合产业。推动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业达标升级。培育壮大农旅融合、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教育培训等现代服务业。加大科技投入,支持创业创新基地建设,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坚持长期与高等院校合作,引进高端人才,夯实人才支撑;鼓励和支持企业建设职业学院,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引导企业把握市场动态,增强品牌意识,弘扬工匠精神,提升产品质量,形成一大批“高精尖特新”企业。二是推动园区集聚发展。坚持“一区多园、一园一主业”的原则,科学合理确定园区主导产业发展目标,促进集约、错位、协同发展,避免同质化低水平恶性竞争。围绕园区主导产业,突出规模效应、集聚效应、辐射效应,深入开展全产业链招商,引导上下游配套企业向园区集聚,实现产业集群化发展。支持工业基础较差的县把工业园区建设成为创业创新“孵化园”,尽快做大体量,着力解决“从无到有”问题。三是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引导企业加强内部管理,严格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不断提升企业资信度。组织开展银企对接活动,人行等金融机构要针对中小企业发展实际,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项目。完善融资担保体系,拓展抵(质)押物范围,充分挖掘担保贷款风险补偿金潜力,发挥信托等融资方式作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四是加强中小企业权益保护。落实市场准入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公平获取社会资源,综合协调、有效保障中小企业发展中对土地、原料、水电气暖等生产要素的需求。为中小企业减负减压松绑,严禁以罚代管,严禁以各种方式强制中小企业赞助捐赠、订购报刊、加入社团、接受指定服务,不得对企业及其产品多头执法,重复交叉检测、检查。完善投诉受理机制,加大对不作为、乱作为现象的查处力度,保护企业家人身财产安全。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及时了解中小企业对政府部门工作的意见、建议,切实维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

阅读量: 370 下载量:5 收藏: 36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推荐阅读

    文章排行

        二维码

        1. 微信订阅号

        2.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