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文章的3种方法

2022-11-28 | 阅读 : 1109 | 下载量 :0 投诉   

根据古今中外写家在修改中所积累的经验,一般有如下3种方法: 

1)读改法 

读改法,就是通过朗读或默读,边读边思索,遇有语意不畅的地方,随手改正。 

文章中的毛病,光靠目阅,有时不容易发现,一读,别扭而不畅达的地方,就立即出现。 

叶圣陶在《和教师谈写作》一文中,强调通过朗读修改文章的重要性,他说“修改稿子不要光是‘看’,要‘念’。就是把全篇稿子放到了口头说说看……一路念下去,疏忽的地方自然会发现。下一句跟上一句不接气啊,后一段跟前一段连不紧啊,词和词的配合照应不对头啊,句子的成份多点儿或者少点儿啊,诸如此类的毛病都可以发现。同时,也很容易发现该怎么说才接气,才紧密,才对头,才不多不少,而这些发现正是修改的办法”。 

鲁迅对读改法很重视,也常用它,他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一文中写道:“我做完之后,总要看两遍,自己觉得拗口的,就增删几个字,一定要它读得顺口”。公文是实用文,使用范围广泛,总要使人读起来顺畅、明白,否则,会影响工作效率。 

2)暂搁法 

暂搁法,就是写好初稿后,不立即修改,而是暂时放一放,过些时候再修改。因为刚一完稿,作者的思想感情往往还处在兴奋的状态之中,思路还停留在原有的基础上,这时忙于提笔修改,也难于发现问题。而在放一放的过程中,作者对所写的东西,就能作出进一步思考,智力得到时间的调节,又提高了。 

由于这种方法能使作者的兴奋点转移,使头脑能冷静下来,这时,对初稿再检查、审定,就会逐渐发现问题,也就容易改好。清代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就说:“当其甫做就时,疵病亦不能自见……若使当时即知,则亦不下笔矣。故当时能确见,当改则改之,不然且置之,俟迟数月,取出一观,妍丑了然于心,改这自易。”万垒赛耶夫在《果戈理是怎样写作的》中介绍戈果理的修改文章经验时说:“……随后,过一个月,过两个月,有时候也许还要久些,你再拿出你所写的东西来读一读吧:你会发现有许多不对的,很多多余的,和很多没有达到的地方……你拿起它,读一遍,用同样的方法改一改……据我的主见,应该这样做八次。”搁多久,当然要看发文的时间要求和文书的内在容量大小及篇幅长短而有所不同。 

3)求助法 

求助法,就是将自己的初稿拿给别人看,并请别人提出修改意见。自己写的文章,思想与表达已定型化,往往处在“当局者迷”的状态,难于突破;请别人帮助修改,则“旁观者清”,易于发现新问题。 

徐迟的报告文学《在湍流的旋涡中》就是在臧克家的帮助下修改完成的。徐迟写这篇文章,当时已写了3遍,越写越长,都不成功,最后把它放下,到云南去了。后来,臧克家了解到他写作的情况,指出他写得太不精炼了,并给他选了方苞的《左忠毅公逸事》和另一篇文章要他读。在臧老的帮助下,徐迟对原先写的稿子来了一个大的改动,重新进行了构思,结果只用了七千多字就把周培源的一生很好地反映了出来,这说明在修改中,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就能增加知识,开拓智力,提高水平。

阅读量: 1109 下载量:0 收藏: 36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推荐阅读

    文章排行

        二维码

        1. 微信订阅号

        2.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