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必须会写的公文是哪一种

2024-09-22 | 阅读 : 854 | 下载量 :0 投诉   

公务员必须会写的公文是哪一种

         ——如何写好《总结与思路》

                   文/ 舟山潮水

公务员,不管是当领导的还是一般干部,应知应会的文字材料是哪一类?

是讲话稿吗?是十五种法定公文吗?依我的看法,上述这些公文材料,公务员都要提笔能写。但最基础的、最重要的、最常用的、与每个公务员密切相关的必须应知应会的公文还是:《总结与思路》。

     一、是一种特殊公文

我所说的《总结与思路》,不是分开来的单独的总结或者单独的思路,是集合在一个公文稿子中的《总结与思路》。

《总结与思路》,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公文形式,与公务员经常在用的公文《总结》,还有一些差别,写法也与《总结》或《思路》有一定的差别。
《总结与思路》,也可以写成《总结与打算》、《总结与下步安排》等等。

一般来说,某地、某部门、某处(科、股室)的集体组织用《总结与思路》如:《中共某市委关于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某市发展与改革委关于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某市委办公室秘书处关于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
公务员个人一般用《总结与打算》,如XXX《关于2023年总结和2024年的打算》。

   二、为何要应知应会

我为什么特别强调每个公务员、不管级别高低都要了解、都要会写《总结与思路》呢?是基于《总结与思路》的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内容的综合性。《总结与思路》基本内容是:概括总结一个集体组织或个人过去的工作成绩、做法、存在的不足;谋划提出未来一个时期的工作目标、任务等。

一个公务员会写《总结与思路》,因为其内容的综合性,意味着他同时就会写领导的讲话话、汇报稿等其他各类公文。可以说《总结与思路》所涉及的内容是一个单位或个人,写其他公文的基础性、方向性、本质性素材。

说一句极端性的话:一切公文的最初出处都是《总结与思路》。当年,我从区教育局调到区政府办公室当秘书。没过几天,我所服务的领导,吩咐我写一个他在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我所依赖的基础材料,就是当年区教育局的《总结与思路》。我到市政府做渔农业秘书,没过多久,领导就叫我写一个《关于渔业工作的汇报》。我对渔业工作一窍不通。市水产局办公室提供给我一份当年市水产局的《总结与思路》,帮助我较好地完成了《关于渔业工作的汇报》。后来,我到市委政研室工作,我们每年都会联系市委办公室发个通知,请各地、市属各部门、各单位上报当年度的《总结与思路》,其中的一个目的,就是通过各地各部门上报的《总结与思路》,起草市委的综合性材料。

二是表达的基础性。 写好一篇公文,从表达来说,三个基础性的东西就是概括的逻辑性、结构的合理性和语言的准确性。

一篇好的《总结与思路》,基础性的要求就是概括科学、结构合理、语言准确。一个公务员能写、会写《总结与思路》,就公文的表达来说,已经基本到位。所以一个公务员要十分重视《总结与思路》的训练。
   
       如果你为单位、为处室、为自己写的《总结与思路》,领导不认可,说你概括不准确,说你层次不清晰,说你语言不过关等等,那就说明你的公文表达能力,还没有到位,你要写其他公文在技术上的准备还没有完成。                                                             

三是运用的普遍性。没有一种公文,会如《总结与思路》与每个公务员密切相关。我们说公文中通知最常用,但对每个公务员来说,运用最普遍的公文是《总结与思路》。一个公务员不是在办公室工作,可能一年都不用写公文中运用最普遍的《通知》等,但到了一定的时间,你必须要写《总结与思路》。在体制内工作的干部,哪怕最不会写公文的,都得年终到了写一份《总结与思路》来交差。

所以,公务员,你不管如何都要应知应会《总结与思路》。
  三、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如何把《总结与思路》写好?谈几点个人想法:

(1)写法千万条,设计第一条。文无定法。《总结与思路》的写法可以有千万条,但第一条是设计。《总结与思路》与《总结》、《通知》、《意见》等其他公文不一样,它在结构上不是一座单体楼,而是一座“双子楼”,因此要更加重视设计。那么怎么设计呢?

一是从整体上考虑。把总结与思路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突出双子楼的特性,讲究对称美,不能把总结和思路割裂开来。我看了不少单位的《总结与思路》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各管各,没有互相照应。比如某单位写过去的成绩是八条,字数是6000字,但写今后的思路只有4条,字数还不足2000字。这样在结构上就不匀称, “双子楼”不像双子,思路那部分变成了“附属用房”,看上去没有对称美。

二是无缝对接、浑然一体。《总结与思路》是一篇公文,是不可分拆的一个完整的公文。也就是说开头、总结、思路、结尾是浑然一体,首尾呼应、正文各部分要过渡自然、无缝对接的。有一些单位或个人的《总结与思路》之所以看上去比较生硬、不舒服,有的没有引子,有的没有过渡,有的没有结尾,各部分都显得孤零零的,这样就没有整体美。

三是形成基本的结构性思维。写《总结与思路》最需要养成结构性思维。结构性思维帮助我们形成《总结与思路》的结构框架。

一般来说,《总结与思路》的结构格式是:
1、引子,交代写总结与思路的原由。
2、总结部分:开头要有个概括性的帽头,帽头可以写最突出的成绩,然后具体写几个方面的做法,再写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最后要写这样一句话:“针对存在的问题,下一步或下一年要切实加以克服。”这句话相当于连结双子楼的过道,起到承上启下作用。
3、思路部分:开头也要有个概括性的帽头,可以写总体思路;接下来要写下步要实现的目标;然后具体写几个方面的任务。
4、结尾。主要对总结和思路再进行极其简要的重申,表达态度或进行号召。有些单位或个人的《总结与思路》不写结尾,这当然也可以。但有个结尾,从整体审美的角度看,更好一些。比如浙江大学的建筑上面都有个“歇山顶”,在平顶的上面,再弄个“歇山顶”是否多余?我觉得从美学风格看,这样似乎更大气啊。

(2)站位高,意境就高。“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公文是政治性文本,肯定要站位高。只有站位高,公文才有高意境、才有好意境,才有思想性。

以浙江省委十五届五次全会报告为例,我在报纸上发现,省委在总结十五届三次全会以来的主要工作时,先专门写了五个抓:抓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抓深化对八八战略重大意义和时代价值的认识,强化忠实践行八八战略的战略定力;抓持续推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深入人心、落地见效;抓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抓 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热潮,在此基础上,再写系统协同推进十个方面的工作。
在这里,“五个抓”起着纲举目张的作用,这就是高站位、高意境,思想性很强。

我接触了一些地级市、县区部门写的《总结与思路》,相对来说,存在就部门工作论部门工作、就业务论业务的现象,政治站位不够高,或者根本就没有政治内容。

以《某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2023年度总结和2024年度工作思路》为例,第一部分是总结,总体概括一年工作:(一)当统筹推进龙头,抓三个“一号工程”和“十项重大工程”。(二)当社会发展助手,抓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三)当战略规划参谋,抓新发展格局构建。(四)当产业发展引擎,抓产业迭代升级。(五)当项目推进能手,抓项目落地投资释放。(六)当改革创新先锋,抓营商环境优化。(七)当资源配置专家,抓能源保供稳价绿色。(八)当经济发展智囊,第二部分是思路,共写以下几块:(一)以经济稳增为核心,做好参谋助手。(二)以重大战略为动力,助推高质量发展。(三)以重大项目为支撑,推进投资提速。(四)以产业谋划为突破,加速新旧动能转换。(五)以改革驱动为保障,促进营商环境优化。(六)以共同富裕为宗旨,着力改善民生。

在这份《总结与思路》中,总结和思路的内容都没有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大针方针的内容,没有抓党建、抓作风建设的内容。这样就显得格局不大,站位不高,显得就事论事,政治性、思想性不强。我们公务员写《总结与思路》,要避免出现这种现象。

(3)概括有维度,内容就丰富。我们公务员特别是年轻公务员都通过高等教育在逻辑方面都有过系统的训练,但为何有些公务员在写《总结与思路》时,出现内容不够丰富、重点不够突出等问题?我感觉是在概括时没有找到很好的维度。

我们经常在参加相关的会议时,发现水平高的领导能根据与会人员发言情况,脱稿概括主要内容、重要观点,其本质就是概括力强、概括的维度精准。我们怎么在总结时、在谋划思路时找准概括的维度呢?

从县区、市地、省市机关和部门来说,宏观方面,说到底还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来总结工作、来谋划思路;微观方面,要从各地各部门各单位的实际出发,找准概括的维度。只要维度对,概括就到位,内容也必然丰富。

前面我们举的《某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2023年度总结和2024年度工作思路》之所以存在不足,是由于概括时少了政治建设、全面从严治党这两个维度,从而导致了文本没有这方面的内容。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何写好《总结与思路》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以上想法,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阅读量: 854 下载量:0 收藏: 36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推荐阅读

    文章排行

        二维码

        1. 微信订阅号

        2.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