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走深走实

2022-10-16 | 阅读 : 559 | 下载量 :0 投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听党话、跟党走,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不断奉献祖国、奉献人民,以一生的真情投入、一辈子的顽强奋斗来体现爱国主义情怀,让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始终在心中高高飘扬!高校应根据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要求,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主阵地、主渠道建设的同时,丰富实践载体、营造浓厚氛围,统筹线上线下、校内校外资源,促进供给端和需求端良性互动,大力推进爱国主义教育走深走实。 

双轮驱动,做好两个“社区”建设。高校爱国主义教育除了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外,还应打破空间局限,向学生所在的网络空间和生活空间延伸,实现线上线下同频共振,做到全方位、全过程育人。一方面,可在中国大学生在线、易班网等教育部网络平台上开辟爱国主义教育主题专栏、易班优课,结合重大节庆日和热点事件,开展“青春告白祖国”微视频制作比赛、“我爱你,中国”网文写作大赛等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搭建以学生为主体的网络社区,打造网络社区“爱国主义展厅”,用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多种方式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等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塑造爱国主义教育网络社区品牌。另一方面,应不断挖掘学生生活空间的育人功能,以学生公寓社区的文化墙和电子宣传屏幕为载体,制作张贴爱国主义教育海报、传播红色经典歌曲、讲述各领域英模和大国工匠故事,开展“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爱国主义教育,注重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内外联动,做好两个“基地”建设。高校应充分挖掘、统筹校内校外资源,建好用好主题突出、导向鲜明、内涵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场所。在校内,打造文化长廊、多功能专题馆、VR教室等爱国主义教育场馆,引导每个学生每学期至少参观一次爱国主义专题馆、体验一次爱国主义教育VR项目、观看一部爱国主义电影、阅读一本爱国主义书籍。同时依托校内爱国主义教育场馆,启动学生金牌讲解员培训项目,让学生在志愿讲解服务中提高理论素养、加强爱国主义精神传承。在校外,一方面,应充分发挥我省大量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激发爱国热情、凝聚人民力量、培育民族精神、保护传承弘扬革命文化的重要作用,坚持特色品牌活动与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潇湘红色故事汇”等品牌活动,用湖南人物、湖南故事、湖南精神教育、感染、激励大学生,引导他们当好红色基因和优良传统的传承者。另一方面,高校可与红色景区、博物馆、文化公园、街道社区、民族村寨等共建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结合重大革命历史事件、重要革命人物和中华民族传统节庆,组织开展具有庄严感和教育意义的系列主题活动,常态化开展国情教育、国防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组织生态环保公益活动等等,激发青年学生对爱国主义的真实感触和真切情怀。 

供需结合,做好两个“端口”建设。高校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应加强供给端和需求端的有效结合,促进供需良性互动,努力避免枯燥说教、内容僵化等问题,采用学生喜闻乐见、轻松愉快的方式,优化供给内容、满足学生需求,实现学生从“被动”灌输到“主动”汲取的转变,使爱国主义教育入脑入心、走深走实。在供给端,高校应以校园文化建设为重要载体,打造契合时代、贴近学生的育人环境,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有效融入党日、团日、班会、团体辅导以及各类主题教育活动之中,并利用新方法、新技术多层次、多样化呈现爱国主义内容,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打造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品牌,引导学生涵养家国情怀。在需求端,高校应以学生为中心,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调研、专题讲座等形式,及时了解学生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需所求,继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并引导支持学生参加寒暑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等校内外活动,践行爱国主义教育要求。活动结束后,应及时开展师生双向互动,从学生反馈信息中深入了解掌握学生对活动的感想与建议,不断优化活动内容和形式,让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永葆“青春”。 

作者:胡业权,来源:《湖南日报》

阅读量: 559 下载量:0 收藏: 36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推荐阅读

    文章排行

        二维码

        1. 微信订阅号

        2.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