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人才引擎”赋能乡村振兴

2022-09-27 | 阅读 : 2187 | 下载量 :74 投诉   


同志们: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蔚起,国运方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民族复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高度,作出全方位培养、引进、使用人才的重大部署,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华大地正在成为各类人才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热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人才支撑。今天我们一起来谈谈新时期人才强国战略。

恰逢近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出版发行,其中第十五和第二十一专题都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体现了各项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资源。

一、我国古代的人才观

江山社稷,人才为本。治国理政,用才为先。亘古今来,人才强国是治国之根本。在中国数千年历史的政治活动中,历朝历代的明君贤人都非常重视人才的价值,明太祖朱元璋曾把贤才喻为“国之宝”,墨子亦曰:“归国宝不若献贤而进士”。刘邦在总结自己成功经验的那一段话发人深省:“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论用才之路》中谈到:“国之强弱,不在甲兵,不在金谷,独在人才之多少。”墨子亦有云,“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寒,则国家之治薄。”总书记也多次谈到人才之重要,“人才资源是党执政兴国的根本性资源”“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治理能力的重要指标,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

二、新时代人才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

一是明确人才工作的方向,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2021年9月27日至28日,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说“做好人才工作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不断加强和改进知识分子工作,鼓励人才深怀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坚持正确方向、做好人才工作的根本保证。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的意见》,各级党委(党组)分层分类确定联系服务专家对象,在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主动引导、工作上创造条件、生活上关心照顾人才。

二是破除人才发展桎梏,不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授权、松绑”为核心,推动我国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提速,中国特色人才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基本形成。2016年2月,党中央印发第一个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综合性文件《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随后,中央和国家相关部门配套出台政策140余项,各省区市出台改革政策700多项,体制机制改革呈现密集创新突破态势。推动人才管理职能部门简政放权,消除对用人主体的过度干预;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更好发挥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深化人才激励机制改革,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一项项制度举措环环相扣,打破体制壁垒,扫除身份障碍,我国人才“红利”持续释放。

三是凝聚人才合力,各路高贤聪明才智竞相涌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配置人才。海纳百川,筑巢引凤,不断扩大人才对外开放。高端引领,整体推进,着力培养造就各行各业高素质人才。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蔚起,国运方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广大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人才优势持续转化为创新优势、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三、新时代当以人才的“最强大脑”打造乡村振兴“战斗引擎”

新时代呼唤新型人才,进入新发展阶段,乡村已成为人才大显身手的新舞台,乡村承载着人们的乡愁,寄托着人们渴望远离市井、置身田园的向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千年夙愿后,我们又昂首挺胸迈入推动乡村振兴伟大事业、向着人民群众更加美好生活前进的新征程,我们要用好“规划、组织、点睛”之笔,全力打造新时代版的“富春山居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答好“三农”题卷,关键在人,要瞄准人才“源动力”,做好“全篇文章”,将以人才的“最强大脑”打造乡村振兴“战斗引擎”。

一是用心栽培打造“最优栖所”,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解决乡村发展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离不开人才这把“万能钥匙”。“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要想干成事,离不开众力所聚,但是乡村工作点多面广,要了解“缺什么”,才能知道“引什么”。因此,应紧贴乡村资源禀赋,从人才需求“重灾区”出发,引进“紧需急求”专业人士。基层工作者要愿当“伯乐”,拿出“三顾茅庐”“周公吐脯”“月下追韩信”的态度,抓住乡村振兴和人才自我实现价值的有机结合点,从政策倾斜、资源支持、人文关怀、福利待遇等方面,去优化基层政治环境、工作环境、人际环境和生活环境,用“柔性引才”“弹性工作”实现人才和乡村的“双向选择”“双向奔赴”,让人才来之安之,引的进,留的下。

二是精雕细琢搭出“战斗引擎”,择才不求备,任物不过涯。“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要想知道引进的是“雏鸡”还是“鸾凤”,必须烈火燃金,石上磨刀,事上练人,大浪淘沙,洗去滥竽充数的“污泥”。建立完善的管人用人机制,坚持“人岗相适、人事相宜、人尽其才”,给人才搭台、铺路、送梯,鼓励人才交流,互相为师,发挥“传帮带”作用,做到“以才养才”,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理论素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探索名师带高徒模式,建立规范化教育培训模式,让更多的乡土人才“破土而出”,充实到重大项目中,以行践学,炼就能接“烫手山芋”的硬本领。“不待扬鞭自奋蹄”,要避免出现“现代伤仲永”和“吃空饷”事件,坚持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用严格公正戒除虚而不实的“评价套路”,最大限度地提高战斗力,激活人才“引擎”。

三是百花齐放形成“蝶变效应”,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以自然之道,养万物之生”,自然生态好则万物生长,人才生态好则群贤毕至。乡村要赢得和城市的“抢人大赛”,还是要关注自然禀赋优势,突出“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风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滋味、“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怡人之境,让泥土气息去“诱蝶”。打好“乡情牌”,铺好“返乡路”,做好“一老一小”和“宅基地”保护工作,让“告老还乡”“落叶归根”成为“潮流”,同时通过“双招双引”“人才引进”等政策,吸引各类专业人才充实到乡村振兴工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山东“乡村振兴首席专家制度”,通过“引进一个人才、集聚一个团队、带活一批村庄”的模式,发挥人才“磁力”效应,实现“楚才晋用”,借“智”发展,保证乡村振兴“活水”不断。

“人才兴则国家兴,人才强则国家强”,千秋基业,人才为先,要坚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通过“外引内蓄”充实人才资源库,在管理上去“行政化”,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为人才松绑、放权,让人才这块“金字招牌”在基层一线熠熠生辉。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健全能上能下的选人用人机制,着力解决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和从政环境。乡村振兴的干部任用也要积极利用上能上能下的指挥棒,把干部放在同一个标准之下,拎一拎优劣,分一分好坏,辨优识庸“知人善用”。要理清干部能上能下之间的“辩证关系”,把握好“下”是重点,精准辨析不适宜担任现职的15种情形,持续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和从政环境,让能上来的干部“入圈”该上就上,令能下去的干部“出圈”该下就下,优胜劣汰。

办好乡村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功以才成,业由将广。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实施乡村振兴、增进群众福祉,创造更加美好的乡村未来和意愿,需要一批又一批政治担当、作风硬朗、素质过关、能力卓越的人才,积极投身到乡村建设中来聚力用劲,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前行领航高歌。

阅读量: 2187 下载量:74 收藏: 36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推荐阅读

    文章排行

        二维码

        1. 微信订阅号

        2.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