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红色基因赋能新时代立德树人

2022-08-11 | 阅读 : 524 | 下载量 :0 投诉   

红色基因蕴藏着我们“从何处来”的精神密码,标注着“我们是谁”的精神坐标,树立了我们“向何方去”的精神灯塔。高校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必须以红色基因赋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作质量持续提升。 

一、用好红色资源,拓展立德树人工作的历史视野,铭记初心之源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充分挖掘并利用好红色资源,有利于强化青年学生的大局意识,引导学生从党的建设的历史与现实的全局,站在历史与现实的高度观察形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更好地围绕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来把握大局、奉献自我。 

“点”要做亮。每一个革命老区都有说不完的故事,每一名烈士身上都有闪光的品质,每一位英雄都有鲜红的回忆。高校要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深挖每一个革命老区、每一名烈士、每一位英雄的精髓要义,揭示时代价值,让红色资源在高校党建工作中释放“乘法效应”。 

“面”要做强。深入挖掘红色资源,立体展现辉煌的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挖掘红色资源,高校要发挥人才优势,为文物普查、修复、保护和利用等方面工作提供智力支撑,助力红色资源整体提质,修缮养护革命旧址、遗址。要发挥专业优势、学科优势,充分利用红色资源优势,打造高品质的红色教育高地。 

二、讲好红色故事,高举立德树人工作的思想旗帜,筑牢信仰之基 

高校要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通过故事讲道理,创新形式把道理讲得更有魅力、更有效果。 

第一,聚焦育人实效。讲授好红色故事,要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要发挥专职思政课教师的中坚作用,讲好有深度、有高度、有广度的红色故事;发挥广大专业教师的骨干作用,讲好“四史”与专业课相互融合的课程思政故事;发挥红色教育基地讲解员和专家学者的辅助作用,讲好红色历史和当代英雄的故事。 

第二,优化内容供给。让红色基因根植青年大学生头脑,需不断优化故事内容,应当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引导青年大学生通过一个个红色故事领会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初心与使命,进而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报效党和国家的决心与情怀。 

第三,创新呈现形式。突出故事形式的创新,让传播的渠道和平台具有时代特点,符合青年大学生的行为习惯,将“你讲我听”的灌输式宣讲转变为“互动式”的沉浸体验。融媒体时代的故事表达,要注重突出交互性、互动性和场景化,通过新的技术手段创设故事情境、还原故事场景,使“老故事”呈现“新面貌”。 

三、搞好红色教育,提高立德树人工作的政治站位,引导青年大学生笃行报国之志 

加强红色教育对于青年学子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坚定政治立场、政治信仰、政治纪律和理想信念,坚持正确的政治思想和政治认知,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等,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赓续红色基因。红色基因中蕴含着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集中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推进伟大事业时所展现的优秀品格,其中所蕴含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内涵,是当代中国的价值标杆。高校要创新传播载体,活化变现形式,使红色基因通过红色教育,融入青年大学生的血脉。 

强化政治引领。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红色文化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演进的政治自觉,成为树牢政治意识的科学指引。红色教育融入高校党建,就是要教育好、培养好、引导好青年学子,首先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强化红色教育的政治引领,融入高校党建,有利于教育高校师生深刻领会红色政权是怎么来的、新中国是怎么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 

突出实践特色。“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要充分发挥红色教育基地在立德树人方面的突出优势,将党的光辉历史、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英雄事迹等融入到红色教育中,突出立德树人的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生产实践、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红色之旅等实践活动,建立成体系的红色教育基地,使大学生能充分感受到红色文化的无穷魅力,接受光荣革命传统的洗礼,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将红色基因内化成理想信念,实现学做结合、知行合一。 

作者:彭晓辉,来源:《湖南日报》

阅读量: 524 下载量:0 收藏: 36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推荐阅读

    文章排行

        二维码

        1. 微信订阅号

        2.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