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2022-08-11 | 阅读 : 1344 | 下载量 :0 投诉   

高校担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阵地。构建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机制,高校要上好党史学习教育“必修课”“常修课”和“为民课”三门课,既抓“常”,又抓“长”,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上好“必修课”,推动高校党史学习教育落地生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建立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学党史、用党史作为终身必修课。党的历史是高校培根铸魂坚守育人初心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党史学习教育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修课。上好党史学习教育这门必修课,直接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坚强保证,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高校筑牢意识形态阵地的重要举措。要充分发挥党史学习教育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师生头脑,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坚持不懈用百年党史教育引领正值“拔节孕穗期”青年大学生,有效提升青年学生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做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践行者和传播者,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要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和“三全育人”的有机融合,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将党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融入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整合资源上好“大思政课”,推动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同频共振,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党建思政、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等全方位育人载体,用好红色文化资源,充分挖掘校史中的红色基因,发挥模范榜样的典型示范作用;充分发挥高校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依托高端智库、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深化党史理论、长征文化和红色文化研究,强化学理支撑和智力支持,持续推出一批高质量、有价值、有分量的研究成果。 

上好“常修课”,推动高校党史学习教育枝繁叶茂。构建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机制的关键是持续将其融入日常,抓在经常。高校各级党组织要强化组织领导,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强化党史学习教育的统筹协调、督促检查与评价考核,健全完善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机制,确保党史学习教育用真功、见真章、有实效。要强化经常性学习研讨,纵深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全覆盖、常态化,不断丰富学习内容,创新学习形式,教育引导广大师生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发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带动作用,将党史学习教育作为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民主生活会、党团组织生活会、“三会一课”、主题党团日活动、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综合运用个人自学、讲座研讨、线上学习、参观体验等相结合的学习形式,使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师生、深入人心。要有声有色丰富育人载体,把党史学习教育和立德树人有机结合起来,广泛深入开展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学习教育活动,在春风化雨、潜移默化中不断拓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深度、广度和温度;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重大主题宣传,构建共融互通的传播体系,建立多类型、多渠道、多元化传播机制,扎实推进网上宣传阵地建设,充分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创作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融媒体产品,切实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营造体验式、互动式、沉浸式的浓厚学习氛围。要不断创新党史学习教育形式,有力彰显党史学习教育思想引导功能,深入挖掘本省本校红色资源,将红色基因融入课程育人、文化育人和实践育人等各环节全过程,通过党史知识竞赛、主题征文、诗词比赛、主题观影、微视频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广大师生发自内心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激发师生爱党爱国之情。 

上好“为民课”,推动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开花结果。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是否有成效、有长效,直接体现在是否能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永远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久久为攻、绵绵用力,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成为民办实事的实际行动。高校各级党组织要坚持以师生为本,始终把师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不忘育人初心,牢记为民使命,强化宗旨意识,厚植为民情怀,进一步增强师生学党史用党史的行动自觉,持续巩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成果,以实际成效增强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要倾听师生需求与期盼。始终同师生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进一步聚焦作风转变、聚焦服务师生,深入基层一线,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了解师生思想动态,精准查找堵点难点问题。要倾情服务师生办实事解难题。把“学党史”同“解民忧”结合起来,切实解决师生的“急难愁盼”问题,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师生群众的困难事、烦心事,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改善育人环境、破解学校发展难题、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改善民生等方面积极为师生办实事,打通服务师生最后一公里,提质增效营造良好育人氛围。要倾力服务社会出实招。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发挥学科、人才和智力优势,组织师生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走进田间地头、深入企业社区,用学科链对接产业链,用人才链对接创新链、知识链对接服务链,开展宣传宣讲、产业帮扶、技术服务等,把科研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作者:杨楠,来源:《贵州日报》

阅读量: 1344 下载量:0 收藏: 36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推荐阅读

    文章排行

        二维码

        1. 微信订阅号

        2.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