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推动绿色发展 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2022-07-26 | 阅读 : 1551 | 下载量 :0 投诉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实现绿色发展,是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殷切期盼,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代国际社会发展的共识和潮流。“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需要看到的是,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不是只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区发展都必须贯彻的要求;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要求。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将“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确定为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之一,并将“厚植绿色发展优势,绘就美丽中国的西安画卷”作为未来五年主要任务之一,将“狠抓生态环境质量提升”作为今年九个方面重点工作之一提出来,并形成了系列约束性指标,比如推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完备,秦岭生态环境得到全面有效保护,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持续提升,碳达峰碳中和积极推进,单位GDP能耗下降13%等。这一系列指标,对于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市域、全过程、全方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以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当前,如何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贯彻落实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如何充分体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如何体现西安的绿色转型成效和人文魅力风采,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构建良好生态格局、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加快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出发,加快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以及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协同性,实现由倒逼发展转向激励发展、攻坚作战转向标本兼治、指导监督转向内生发展“三个转变”,以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绘就美丽中国的西安画卷。 

一是加强秦岭生态保护,构建良好生态格局。要深刻汲取秦岭违建事件教训,牢记“国之大者”,自觉扛起生态文明政治责任,坚决当好秦岭生态卫士。严格执行和落实《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条例和规划,让保护秦岭成为全社会共识;持续推进秦岭生态环境整治到位、修复到位、保护到位,巩固峪道、峪口整治成果,强化生态功能区保护和用途管制,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积极参与秦岭国家公园、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建立健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推进“数字秦岭”建设,提升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智慧化水平,让秦岭美景永驻、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二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更加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统领,把减污降碳作为关键手段,统筹抓好大气、水、土壤生态环境保护。要持续打好蓝天保卫战,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同时开展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积极参与汾渭平原及关中地区大气污染治理联防联控,提升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能力;持续打好碧水保卫战,深入推进渭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巩固黑臭水体整治成效,确保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全部达到Ⅲ类以上;持续打好净土保卫战,前移关口管控污染风险,强化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和综合治理,有效管控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严格落实垃圾分类制度,创建国家“无废城市”。 

三是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首先,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确保实现降碳减排目标。深入推进产业和能源结构调整,加快生产方式绿色转型,建设一批循环经济产业园,大力推广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积极发展绿色金融,加强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和示范推广,推进资源全面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同时坚决遏制“两高”项目和“两高”产能。其次,要推动生态治理体系不断完善。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领域立法、执法、司法立体保障机制;健全生态监督体系和生态考核体系,推动生态环保责任落实到位;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优化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制度,让绿水青山更好实现“金山银山”的价值。再次,要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延伸公共交通网络,加大公共交通频次,延长公共交通运行时间,同时健全包括共享单车等在内的绿色公共交通体系,为人们绿色出行提供更多便利;积极推广绿色居住消费,加快发展绿色建造、绿色家装,鼓励使用节能节水产品;有序引导文化和旅游领域绿色消费,将绿色设计、节能管理、绿色服务等理念融入景区运营;积极推行绿色办公,提高办公设备和资产使用效率,鼓励无纸化办公和双面打印,以此加快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风尚。 

作者:岳利萍,来源:《西安日报》

阅读量: 1551 下载量:0 收藏: 36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推荐阅读

    文章排行

        二维码

        1. 微信订阅号

        2.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