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着力点

2022-05-27 | 阅读 : 880 | 下载量 :0 投诉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围绕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法治是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和保障。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不仅可以有效服务和保障各类市场主体的创新创造,也可以增强市场行为的可预见性,维护社会关系稳定和生产生活秩序。找准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着力点,是激发市场活力、发展内生动力的关键。只有在着力点建设中不断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有效破解现实难题,形成有利于市场竞争的规则和秩序,才能营造稳定有序、公开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质量发展。 

转变立法理念,加强营商环境重点领域立法。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营商环境的立法理念应当从方便管理到服务市场主体转变,注重权利设定和保障。在具体的立法中,立法主体应围绕市场主体权益保护、市场运行环境净化、政务服务优化、监督执法规范等领域立法,为各类市场主体开展市场活动提供制度规范保障。根据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立法主体应坚持立改废释并举,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对不适合营商环境法治化建设的法律法规予以修改或者废止,并积极开展法律法规规章的解释工作。在营商环境指标体系的指引下,定期对与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等规范性文件开展评估清理,注重吸收各类市场主体、行业协会商会、工商联等第三方主体参与后评估工作,提升营商环境领域法律法规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强化严格执法、规范执法,推动“放管服”改革落地成效。在执法活动中,执法主体应当转变职能和工作方式,切实做到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增强营商环境领域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尤其是在企业准入和退出、财产登记、信贷服务、跨境贸易、税费负担、惠企纾困等方面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提供公共服务,增强对市场主体的法律服务供给。要全面实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最大限度减少对生产经营活动的许可,严格控制新设行政许可,对束缚市场主体经营、影响群众就业创业的行政许可事项依法予以取消。要加强数字政府建设,发挥“互联网+监管”“物联网+监管”“区块链+公证在执法全过程记录中的积极作用,推动政务数据共享。要注重对营商环境领域法律法规落地执行效果的监督和评估,健全多元监督机制,加快建立健全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监管体系,创新监管方法,提升监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推广法治化营商环境司法评估指标体系,提升法院审执质效。作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在稳定市场预期、激发市场活力方面具有独特作用。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出台的全国首个法治化营商环境司法评估指数体系对重庆市乃至全国营商环境建设和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在司法评估指数体系指引下,人民法院应当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等合法权益,为营造优质营商环境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在具体司法审判中应尊重和保护市场主体的意思自治和契约自由,对侵犯企业权益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有力打击,特别是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犯罪行为。人民法院应当推进破产审判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市场主体救助和退出机制。通过优化破产清算和重整之间的程序转换,合并同类环节、缩短案件审理周期等措施,持续落实破产案件审理方案,提高破产案件审理专业性和及时性,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指标质量。 

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推动营商环境法治化理念深入人心。法治宣传应当与营商环境实践紧密结合,帮助市场主体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治理念,做到合法经营,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要围绕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持续开展相关文化活动,在法治文化活动这一载体中增强市场主体的权力责任、权利义务等观念,强化市场主体的规则意识和契约精神,使尊法守法、公序良俗成为市场主体的行动指南。探索落实营商环境法治宣传绩效考核制度,推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培养素质过硬的法治专门队伍,以积极适应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需要。 

作者:李东,来源:《重庆日报》

阅读量: 880 下载量:0 收藏: 36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推荐阅读

    文章排行

        二维码

        1. 微信订阅号

        2.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