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同志对消除文字错讹非常重视,他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一文中指出:“我们的报上天天讲群众路线,可是报社自己的工作却往往没有实行群众路线。例如,报上常有错字,就是因为没有把消灭错字认真地当做一件事情来办。如果采取群众路线的方法,报上有了错字,就把全报社的人员集合起来,不讲别的,专讲这件事,讲清楚错误的情况,发生错误的原因,消灭错误的办法,要大家认真注意。这样讲上三次五次,一定能使错误得到纠正。”
当有人指出自己文字错讹时,毛泽东同志总是欣然接受并改正之。可举五例。
(1)1946年6月,毛泽东在延安起草对长江战线的电报,秘书沈世英拿去发报。在读电报时,沈世英发现电报上似乎写错了一个字,“主席是连笔写的,把‘长江下游’误写成‘长江上游’。”沈世英拿着电报询问毛泽东:“主席,‘长江上游’是不是应是‘长江下游’?”
毛泽东接过电报一看,先是一惊,接着又笑着说:“对对对!小鬼,问得好!是笔误。”说着提笔把“上”字改为“下”字。
(2)1956年1月14日,诗人臧克家与毛泽东在谈及《沁园春·雪》一词中的“原驰腊象”时,建议将“腊”改为“蜡”,说:“如写作‘蜡’比较好讲,‘蜡象’正可与上面的‘银蛇’映对。”
毛泽东听后点头赞许,欣然接受。
公文写作门户网站,请认准笔杆儿网www.biganzijiayuan.com
(想阅读完全部内容,您需要支付¥5元)
(温馨提示:VIP免费使用全站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