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素材发生“化学反应”?

2021-10-13 | 阅读 : 887 | 下载量 :0 投诉   

笔者发现,在日常写作实践中,一些同志写材料,仅仅只做到文字的物理凑合,并未发生“化学反应”,写出来的东西很散,缺乏逻辑关联,一看就像“拉郎配”,纯粹是硬生生“拼”出来的,而非“写”出来的。 

问题出在哪里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选材、用材不精上。我承认,占有素材固然是重要的,是写作的基础和前提,但必须清楚,这并不代表有素材就万事大吉,简单拼凑就能写好文章了。这就好比有了米,不见得煮出一锅米饭,因为淘米、下锅、水和米的搭配、火候都很关键。 

真正的写作,不是被动用素材、堆素材,而应该像做化学实验一样,实验前作好充分准备,实验过程中把握实验要求,正确投放实验物质,这样才能促使不同物质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想要的新物质。 

如何促成文字的“化合反应”?笔者谈三点看法。 

首先,说说“化学物质”。 

任何一次化学反应,都必须具备一定的试验条件,否则反应就不会发生或不会朝着预想的方向发生。正如铝在空气中燃烧会生成三氧化二铝(Al2O3),但如果没有燃烧辅助,或选材不精,混进了铁、镁等元素,那化合反应就不会发生,铝还是铝,氧气还是氧气,就算发生了反应,那也得不到纯净的三氧化二铝。可见,写作前的材料加工及准备有多重要。具体的方法有几种,供大家参考。 

方法一:阅读梳理,由粗到精。对于选好的素材,还要进行必要的阅读分析,看素材哪些可用,哪些无用,然后剔除掉那些没用的,让素材更精炼。正如俄国作家契诃夫讲的:“要知道在大理石上刻出人脸来,无非是把这块石头上不是脸的地方剔掉罢了。”也只有削尽冗繁留情廋,才可让主旨更鲜明。笔者起草综合文稿时,总感觉到,很多部门报来的基础资料,大多面面俱到,既细且详,字数也多,少的一两千字,多的四五千,若不进行必要的概括提炼、删减压缩,写出来的稿子就真的成“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了。 

方法二:引申联想,由此及彼。事物都是联系的,有些素材表面上看起来与稿子毫不相关,实际上却是有内在联系的。要把这些素材用好,关键要善于跨界思考,引申联想,找到彼此之间的相同点。譬如,笔者有一次参加了省委组织部选调公务员笔试的阅卷工作,我对一篇文章记忆犹新,这篇文章借用了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法来阐述脱贫攻坚工作,论证了如何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嘴巴去问,切身感受,精准识贫的道理,深入浅出,构思巧妙。若是没有引申联想,由此及彼的功夫,想跨界连接起来,形成这般巧妙构思是不可能的。 

方法三:立足全局,由点到面。在起草总结类文稿时,少不了总结成绩、分析问题。这就有一个问题,如何把成绩写亮、把问题找准?若是简单地堆砌素材,是很难写出特点的。笔者以为,材料要出亮点,写作者必须看全局,思整体,找联系,从点上素材入手,发现点与面的内在联系,然后由点及面,提炼出面上的特点。很多时候,下级单位报送的材料,看似只是个别情况,但别小看了个别情况,有时候个别情况却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豹,帮助你总结出全局性的共性特点来。 

方法四:阐幽发微,由表及里。有些素材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只是细枝末节的问题,殊不知背后却隐藏着深刻的道理。写作者要分析研究,善于领悟素材的言外之意,聆听其弦外之音,见微知著。笔者在“爬格子”过程中,感觉到,业务部门提供的材料往往都很具体,甚至有些琐碎。比如,有些材料常常提及,什么产品、工厂、园区被定为国家级绿色制造示范点,或是淘汰了多少不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的锅炉设备,或是如何推进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等,但大多都就事论事,没有高度。实际上,这些工作后面隐藏着的是“绿色制造体系”的构建问题,是“绿色发展理念”的落实问题。 

方法五:挖掘创造,提炼加工。许多素材,我们能看到的信息往往只是冰山之一角,背后还有很大开发价值。写作者一定要学会分析、归纳和对比,深入挖掘素材背后隐藏的价值。有个材料开始这样写的:“截至2015年底,全省存量房屋面积达194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6.6%其实1948万平方米这个数据若稍加计算,还有更大的发现。譬如,若按城镇居民人均40平方米需求算,可供约50万人居住;若再想一想一些县的人口,恐怕这面积可供1-2个县人手一套了。这样一计算,是不是无中生有,凭空创造了两个数据呢? 

方法六:把脉时势,平中见奇。有些素材看似老生常谈、平淡无奇,其实不然,只要善于用新思想、新理念和新思维去加以升华,是可以平中见奇,旧貌换新颜的。以歌剧《白毛女》的创作为例,这个剧本的素材是河北省西北部一个山村里的真实故事,被群众当成“神怪”故事而流传,后来文艺工作掌握这个情况后,感觉到有东西可“挖”,他们以敏锐的时代眼光,先把故事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代背景下思考,发现了“反迷信”“反封建”的创作价值,但创作者还没有浅尝辄止,随着创作的深入,他们继续深化,联想到了在党领导之下解放区的前后变化,最终确定了“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这一极富时代气息的新洞见,算是化陈腐为神奇的典范。 

其次,说说“试验方法”。 

素材的“可反应性”只是“化学反应”的必要条件,并非充分条件,若想让材料正常“反应”,生出想要的物质(文章),还得讲求“试验方法”,巧妙地使用材料。对于素材这种特殊的“实验物质”的挑选使用,有几种方法。 

1.“以逸待劳——正常采用。这种方法主要针对本单位内部的现成素材,属于集体创作,主笔的人只是集中大家的成果,以逸待劳,名正言顺地使用。内部素材还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以往工作中形成的政策文件、规划文本、领导讲话稿、工作总结、信息简报等历史资料。由于内容已经千锤百炼,一般都是领导审定签过字的,故而可以直接摘用。另一种是单位下属部门报送来的工作资料,经过层层把关和自己加工打磨,可根据需要按需选用。 

2.“明修栈道——直接引用。修辞上也叫明引,即在引用语前面或后面,明明白白地告诉读者内容出处,通常的做法是,用引号把原文引起了。这种方法主要针对重要领导人的讲话,党和国家政策文件,专家的理论观点、名言警句等。譬如: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毛泽东《为人民服务》)。近来,人民日报编辑部和中央电视台相继推出了《习近平用典》《平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等书籍和节目,系统介绍了习近平的语言技巧,其用典大部分就属于这一类。 

3.“暗度陈仓——间接引用。也叫暗引,即不说明引文出处,而把它融入到文稿中,有的引用原句,有的只是转述,主要是把别人的话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譬如: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习近平参观《复兴之路》讲话),再如:革命加科学将使我们如虎添翼,把老一代革命家和科学家点燃的火炬接下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郭沫若《科学的春天》)前者引用了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中的句子,后者引用了《劝学篇》中的句子,一个用了引号,一个没用引号,但都没有交代出处,属于暗引。 

4.“偷梁换柱——个别仿用。这种方法在修辞上叫仿词,在原有素材基础上,通过更换个别要素的方式,巧妙地山寨出与原句相仿的语句,如同用旧瓶装新酒。通常来说,仿又有音仿、义仿、形仿之分。 

音访是用音同或音近的词素仿造出新词语。如:“11月,广州还是秋高气爽,北国名城哈尔滨早已草木皆冰了。这就是利用同音词仿造词语。 

义仿是换用反义或类义语素仿造出新词语。例如: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用了这种手法:“有些天天喊大众化的人,连三句老百姓的话都讲不出来,可见他就没有下过决心跟老百姓学,实在他的意思仍是小众化。”“小众化”就是换“大众化”中的“大”为“小”而造的词语。 

形仿是套用某个句子的结构创造出新的句子。譬如:某地区领导在讲话中讲道:“旅游,让生活更美好!”仿用了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唐代诗人王勃也用这种方法,他借用庾信“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这句诗,仿造出了“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名句。 

5.“反客为主——全面改用。直接改写原素材的文字,让其华丽转身,把别人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譬如,一篇报告反映某些地区政出多门让企业为难时,原稿这样写由于上级部门太多,工作指标改来政去,越改越高,上级资金层层截留,到了基层大打折扣,而问题却推诿扯皮。使用时,觉得这段话不够生动,于是作了修改,改成:由于婆家太多,任务层层加码,资金层层剥皮,有了问题踢来踢去,有了困难推来推去。把书面语言换成了形象生动的群众语言,表达的意思没变,却有脱胎换骨之感。 

最后,说说素材搭配。 

什么物质和什么物质组合生出何种新物质,是有定数的,得符合元素规律,具有内在关系。写作素材同样要有内在关系,否则就写不出想要的文章。具体怎么把握呢?笔者以为有四对关系需要协调好。 

一是协调好材料与观点的关系。写作的目的是表情达意,观点是决定性因素,决定着选材与用材,素材能不能真正派上用场,关键就看对观点是否有支撑作用,是否服从观点“指挥”。若是对观点没有支撑,再好的素材也不用。 

二是协调好素材与素材的关系。同一个文稿里的不同素材、同一场合不同文稿的素材是一个团队、一个系统,它们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故而要协调好它们之间的关系,让素材之间有条不紊地展开,环环相扣、自然衔接,素材的风格要一致,形式要统一,观点不能抵牾,没有违和感。 

三是协调好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好的表达就是把问题说清楚、讲明白,而素材只是表达的手段,不能为了表达而表达,要避免堆砌材料,能用一个说清楚的,坚决不用两个,可用可不用的素材,坚决不用,这叫做“纵有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四是协调好素材与意境的关系。素材从来都没有“标准件”,可以“即插即用”的,因为每个素材都有不同的使用价值,有的适合用其观点,有的适合用其数据;有的适合用这个角度,有的适合用那个角度,若不进行适当“调校”,素材与文稿就不“兼容”,乃至发生“排异反应”。要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来合理选择,比方说,文稿某段想表现某个地区经济发展总量上新台阶,最好选用素材里的经济发展绝对值多少亿元;若是想论证措施有效,经济发展速度加快,那么最好选用增速指标同比达到了百分之几这样的数据。

公文写作门户网站,请认准笔杆子家园www.biganzijiayuan.com

阅读量: 887 下载量:0 收藏: 36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推荐阅读

    文章排行

        二维码

        1. 微信订阅号

        2.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