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书记:制定政策措施要“三问”

2021-04-11 | 阅读 : 3325 | 下载量 :0 投诉   

近日,听说一位省委书记就党委文件稿起草有关问题作出指示,强调制定文件要做到“三问”:

一问问题抓准了没有;

二问措施实施后问题能不能解决;

三问提出的措施能不能落地。

看到这“三问”,我的感觉第一是有新意,第二是有深意。

仔细琢磨,我觉得“三问”本身就找准并抓住了文件制定的3个关键性问题——问题导向,务实管用,切实可行。从表述上看,是运用简单直白的语言,准确说明复杂的事情、深刻的道理。如果从便于记忆的角度再作些凝练,“三问”可以概括为“准吗?管用吗?能落地吗?”

据了解,这“三问”确实是针对问题提出来的。按照省委书记的指示,有关部门对近期各部门各单位报审的政策性文件稿进行了梳理,发现文稿中不同程度地存在两方面问题:

一是政策措施落不下去。有的文件稿对中央文件中为地方留有操作空间的规定,没有结合本地实际加以细化、具体化,实用性操作性不强;有的文件沿用中央文件原文较多,或者生硬借鉴兄弟省份同类文件内容,切合本地实际的创新不足,等等。

二是责任分工落不到位。有的文件稿仅把省直单位列为责任单位,市县抓落实的责任不明确;有的文件稿仅明确了牵头单位,没有列出配合单位;有的文件稿仅在正文中对面上工作作了笼统分工,对具体重点任务没有明确责任单位;有的文件稿重点任务落实过程中涉及多个责任单位,但相关责任单位没有列全,等等。

省委认为,这些问题的存在,从面上看反映了文件稿起草质量不高,从深层次看影响决策部署的落实落地。

那么,问题该怎样解决呢?省委书记开出了方子,也就是前面所说的“三问”。

“问题抓准了没有”,这问的是制定文件有没有正确的问题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抓工作要增强问题意识、突出问题导向。为了说明问题的重要性,他引用过马克思的名言—— “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 ;也引用过爱因斯坦的观点——“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确实,很多时候发现问题特别是深层次问题、苗头性问题比给出解决问题的答案更难。制定文件,尤其是政策性、规范性文件,理应奔着解决工作中、发展上的现实问题去。现实问题很多,这就要有所筛选,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抓突出问题、关键问题、瓶颈问题。问题从哪里来?只能从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中来,这就要求我们既要调查更要分析、比较、判断,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草摇叶响知鹿过,松风一起知虎来。如果问题找不准、抓不住,就像射箭没有靶子,文件里写什么都是瞎比划,写得天花乱坠也没有用。

“措施实施后问题能不能解决”,这问的是文件中有没有拿出解决问题的管用办法。找准抓住问题不是目的,目的是解决问题。不解决问题的措施,等于是放空炮。那么,怎样的措施才能解决问题呢?一切从实际出发,符合工作规律,既能够破除问题的关键症结,又能够从根本上铲除问题滋生的土壤。这样的措施从哪里来?从上级文件的指导中来,从兄弟单位的经验中来,从基层实践的探索中来。最根本的,是从政策起草者、措施制定者严谨的态度、科学的思维、正确的认知中来。

“提出的措施能不能落地”,这问的是文件中的措施办法有没有可行性、操作性。一切能够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新招硬招,首先都必须是实招。所谓“实招”,就是要实事求是、务实管用、切实可行。不能落地的措施,就像是空有良弓利箭却不知道射箭之法,只告诉你要三点一线却不说具体该怎么做;就是有方向缺方法,有目标缺路径,有办法缺做法,有任务分解缺责任分工,有操作程序缺操作要领。这样的措施,本身就是有缺陷的,要么在“措”上有环节缺失,要么在“施”上有责任缺位,甚至有的措施有“措”无“施”,有的措施有“施”而无“措”。那些不接地气的“空中政策”、无法执行的“样子政策”,都是如此。俗话说:“千招万招,不能落实就是虚招;千条万条,不去落实就是白条。”虚招和白条,是形式主义的表现,是制定文件的大忌,是事业发展的天敌。

确保政策落地、措施落地,除了政策措施要立得住、行得通,还要注重强化干部的执行力、落实力。明确分工、压实责任,这是推动落实、确保落地的有效方法。

说到这儿,再就“落实”和“落地”这两个密切相关、颇为相似的概念说开一些。我们在机关文稿中,经常会看见这两个词,而且两个词还经常连用,有写作“落实落地”的,也有写作“落地落实”的。到底怎样写才更准确、更规范?我认为是“落实落地”。

理由之一,“落实落地”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标准提法”。比如:

各级党委(党组)履行主体责任,各级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带头学研查改,以“关键少数”示范带动“绝大多数”,精心组织谋划、推动落实责任,做到了一贯到底、落实落地。

全党必须强化制度意识,自觉尊崇制度,严格执行制度,坚决维护制度,健全权威高效的制度执行机制,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监督,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落实落地。

各级党组织要认真履行领导责任,特别是抓落实的职责,把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抓实抓细抓落地。

上面这三句话,都是总书记的原话,前两句均出自今年18日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后一句出自223日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

理由之二,“落实落地”更合逻辑。“落实”和“落地”这两个词,虽然都主要用于强调结果、效果,但“落实”也可用于提出过程性要求。“实”字是定向的更是定性的,没有“实”字来打头,没有向实处发力,“落地”只能是一句空话。当然,落地见效才是最终的落实、真正的落实。

总之,前面所说的“三问”,问到了提高文件起草质量的关键处,问到了不实作风文风的要害处,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相统一。如果每一个政策性文件起草出来,都能用这“三问”检一检、测一测,我们的文风一定会实很多,我们的工作一定会好很多。

公文写作门户网站,请认准笔杆子家园www.biganzijiayuan.com

阅读量: 3325 下载量:0 收藏: 40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推荐阅读

    文章排行

        二维码

        1. 微信订阅号

        2.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