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大会嘉宾稿和机关领导讲话稿4个共同点

2021-04-11 | 阅读 : 2588 | 下载量 :0 投诉   

这几天,看了《吐槽大会第五季》幕后一些故事,愈发感觉代拟嘉宾表演稿和拟机关领导讲话稿有很多共同点: 

01研究嘉宾:研究领导 

在两个稿子的起草中,全面准确把握发言主体的“意图”是第一位的,也是最基础的工作。这也直接决定了这个稿子“像不像”是嘉宾或领导本人说的,是不是符合嘉宾或领导的特有身份、经历、人设。 

在吐槽大会中,确定嘉宾档期后,会为嘉宾配备一个编剧组,负责写稿子。他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对嘉宾进行采访,询问大众对其评价,询问其对其他嘉宾评价,询问怎么看待其他嘉宾对他的评价。 

在采访中,嘉宾说的一些观点、一些话语,极可能是后面节目的框架、节点及爆点。 

比如,编剧组在采访许知远时,当采到张大大对其某一点的评价时,许知远当场来了句:“审美的偏狭是一种智力上的缺陷”。编剧就把这句话直接用在了稿子里。

看到这,体制内的写手们,是不是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各行各业虽然千差万别,但写稿的基本规律确惊奇的相似。 

写好领导讲话稿,最为关键的也是研究领导意图。 

小编之前曾多次跟大家分享研究领导意图的实战经验: 

“要充分利用面对面接触领导、现场聆听领导指示要求的所有机会,及时记录下其反复说或不经意说的词句,及时进行研究思考,以备提炼到将来一些文稿的提纲中”“关于拟标题,愚拙有条几乎百试不爽的小技巧,即:将领导反复说的词、句有机放到材料的小标题中,旗帜鲜明地亮出来。这条经验适用面很广,讲话材料、汇报材料、总结材料等等均适用”

“如果很难遇到现场接触的机会,也可以从领导的指示要求中寻找可放到提纲中的词句。”

“作为一个搞综合的同志,需要平时多花些功夫,深度研究领导的共性思维特点和个性特点,锤炼领导共性思维,洞察领导日常关切,体验领导应有视野,对标做好储备。具体写稿时,要带着强烈的角色意识,总体上看,领导讲话等材料通常是8分共性2分个性,即80%是通用的,同样可花80%时间精力研究广义上的技法;20%是个性化的,同样花20%时间精力研究领导本人特点即可。研究广义技法,可以动态跟进并研习不同层级的几个领导同志的讲话材料,这对于锤炼领导共性思维、开拓公文写作视野、研究有关业务工作、增强公文写作语感、做好平时储备均大有裨益。研究自己单位领导特点,主要是多收集领导以前的讲话材料等综合材料,多从领导的讲话、谈话中悟,多从领导参与的政务、事务活动中悟,多从领导阅读的书报、关注的信息中悟,多从领导批示、交办的事项中悟,研究其文风特点,研究其业务关注点,对标储备努力即可。”

02突出槽点:突出重点 

挖掘槽点,是拟嘉宾稿过程中,最为关键的。这直接决定了是否有包袱,包袱是否密集,包袱是否好看,观众是否能get到,是否能迅速成为娱乐热点,带来一波收视率的提升。 

纵观本季吐槽大会,槽点挖得准、挖得深、挖得狠的,都取得了不错的节目效果。 

从另一个角度看,要想挖得准、挖得深、挖得狠,应深度研究事,深度研究受众,站在观众的角度去挖,让嘉宾和观众间形成一个良好的互动。  

写好体制内领导讲话稿,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但找到重点、突出重点,并不是一件容易事。 

小编之前也曾分享过一些实战体会: 

要深度研究事,“要迅速从上情下情内情外情四个维度全面梳理工作的内涵和外延,大集成地动态梳理相关工作的历史沿革、发展现状、理论前沿、形势问题、对策思路,确保拟写材料的始终站位高、视角广、思路新、措施实”;要深度研究人,“研究代谁写材料(讲者)、谁会听材料(听者),在呈现共性特点的同时,要注意体现个性化差异”,“要站在讲者角度,体现出其站位其思维其关切”“要站在受众角度,见人说人话,说其能听得懂、习惯听的话”,要深度研究景,“要有画面意识,多些走心的有人情味的现挂。要有发展眼光,体现出阶段性的现状和思考。”

03“读稿会推稿子” 

吐槽大会写稿阶段,当每个组的初稿写完之后,主编会把所有编剧召集到大会议室里,组织“读稿会”,逐个过稿子。 

在“读稿会”上,大家集思广益,每个人都可以贡献自己的点子。最后,王建国、程璐、梁海源三个主编拍板:哪些梗留下,哪些梗删掉,哪些梗怎么修改。 

周老板在文章里讲,像这样的读稿会,要开不止一次。 

这个画面,是不是跟体制内“推稿子”非常相像? 

一提到“推稿子”,一些读友是不是要瑟瑟发抖了? 

可能很多读友都有曾被“推稿子”蹂躏的过程。 

作为新手特别是敲键盘的新手,“推稿子”的压力是很大的。会议室可能不大,但挤满了各级领导。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既要记录下领导们说的意见,及时找到对应位置进行修改,还要随时应对领导可能有的提问。 

并且,“推稿子”一般是在晚上。很多时候,推着推着就推到了深夜,推到了凌晨。有时推着推着,就推回了第一稿。 

虽然很多读友可能对“推稿子”深恶痛绝,但不得不说,这可能是快速提升写稿能力、培养写稿梯队的绝佳方法。在推稿子中,领导的亲身垂范和现场修改,对写稿者绝对是难得的宝贵财富。从头到尾,跟着领导推一个稿子,胜过自己闭门造车好几百篇。 

现在一些单位,写材料的出现断层,一个原因就是,领导很少带着队伍“推稿子”了。为了出活快、出活好,为了省心,把鞭子抽到一两匹快牛身上,忽视了梯队的建设。缺乏领导现场召集人马“推稿子”,这些快牛,既要“出征”,还得“挂帅”。本就不堪重负,还因缺乏召集人参与推稿的职位地位,不得不拿出更多精力去沟通去斡旋,所以累倒是迟早的事。 

所以,总体看,推稿子是个好形式,适当加以运用,对于培养队伍、提升质量都是有益的。 

04两天能写出来是因这些年都在付出:写得快是因关键在平时  

看过一篇报道,里面说吐槽大会某一期节目,编剧写稿周期是两天。 

很多观众惊讶其效率。 

对此,国内讲地铁段子最好的编剧何广智说了一句非常精辟的话。原话查不到了,大意是:为了这两天,我们准备了好几年。 

作为体制内一名老写手,看到这句话时,我震撼住了。既为编剧们震撼,也为写友们震撼。 

多少次我们在最短时间内拿出高质量稿子,不正因为我们一直以来的高标准、严要求吗?愚拙曾在以前的文章里跟大家分享过: 

“平时做好四个研究,多搜集各方面材料,多琢磨共性的方法技巧,多运用到自身写作实践中甚至大集成地建构起自身写作体系,不断锤炼能时刻担当起单位大材料的能力,关键时刻就能写出既高大上又接地气更有鲜明特点的材料。”“没有一个材料是好写的,大家在写材料时,遇到的困难,笔杆子们也会遇到,甚至会是百倍。大家在写材料时,面临的孤独,笔杆子们也会遇到,甚至会是百倍。”“好的材料,从来都是良心材料,都是基于深度研究事、人、体、景,把各方面情况搞清搞透,恰到好处地有机提炼,用最相对合理的观点统率起来,且能够在不同场合、不同背景下,面对不同受众,用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 

最后,再“吐槽”一句:你以为材料狗们写得快,是天赋?其实,材料狗也是个凡人,也只有俩腰子。只不过这些年,他们把别人应酬、玩乐的时间拿来充电磨练。只不过,这几天没怎么睡觉,全身心投入到这个材料上了。写材料,不是啥高科技。只要你努力,你也行。 

向各行各业的“材料狗”们致敬!

公文写作门户网站,请认准笔杆子家园www.biganzijiayuan.com

阅读量: 2588 下载量:0 收藏: 38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推荐阅读

    文章排行

        二维码

        1. 微信订阅号

        2.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