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政法工作会议6地政法委的超棒交流发言

2021-01-17 | 阅读 : 2759 | 下载量 :206 投诉   

2020年3月11日,在江西省政法工作会议上,南昌、景德镇、新余、赣州、宜春、上饶等6设区市委政法委书记就做好今年政法工作所作的交流发言。

发言主题涵盖市域社会治理、矛盾纠纷多元调处、《政法工作条例》贯彻落实、扫黑除恶、综治中心实体化等重点问题。通过点对点比照学习,找出自身短板,谈出解决之道,为今后各地政法工作提供思路。这是一组偏经验分享类交流发言,可学经验材料写作,亦可学政法工作经验。

 

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南昌

南昌市委政法委

 

2020年是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的启动之年。我们将主动作为,积极探索,努力争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城市。

——整体谋划,以系统思维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围绕市域社会治理怎么推,坚持从新起点、宽领域、多层次、高标准来谋篇布局。研究出台了《南昌市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实施方案》《平安南昌建设发展规划纲要(2020-2025)》,构建市级统筹协调、县级组织实施、乡镇(街道)强基固本、村(社区)落细落小的市域社会治理链条,围绕《实施方案》确定的86项基本任务,逐项分解细化为可量化、可跟踪、可评价的阶段性目标,每年进行检查考核,促进形成创先争优的局面。

——党建引领,以坚强组织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围绕市域社会治理谁来推,坚持把党建引领贯穿始终,凝聚市域社会治理合力。一是强化党委领导。完善党委领导下的社会治理体制,成立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严格落实平安建设领导责任制,发挥市、县区党委平安建设领导小组作用。二是探索党建融合。纳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内容,探索党建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的途径载体。三是推动党员下沉。深化属地管理,试点开展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积极推行权责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目录。

——惩防结合,以安全稳定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围绕市域社会治理治什么,坚持一手抓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治安突出问题的解决,一手抓公共安全防控短板的补强。一是构筑总体安全防线。加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结果运用,防微杜渐重大风险。二是实施综合治理工程。强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行业治理,重点推进十大行业领域专项整治,严厉打击群众反映强烈的违法犯罪。三是建立动态防控体系。深入推进警种融合和网格警务融合,落实综治责任单位挂点帮创工作,健全交通、消防、特殊人群等领域安全防范管理机制,织密防控网络。

——做实做细,以固本强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围绕市域社会治理强什么,坚持以基层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为载体,推进要素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不断强化基层治理能力。一是汇聚治理要素到中心。充分发挥基层综治中心组团式管理服务作用,实现民安民生事件综治中心分派吹哨、相关部门依责销号的工作格局。二是整合治理力量到网格。对网格过筛梳理、整合优化,细化服务事项准入清单,对网格内事项定人、定岗、定责,规范案事件采集办理流程。三是倾斜治理资源到基层。发挥乡镇(街道)政法委员作用,推进人民法庭全面双达标工作,深入开展枫桥式派出所、司法所创建,推行落实一村(社区)一警(辅警),提高响应群众诉求和为民服务能力。

——凝聚民力,以各方联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围绕市域社会治理靠什么,坚持发挥各类组织和广大群众的主体作用,不断激发基层社会治理新动能。一是挖掘居民群众自治潜能。建设县区、乡镇社会组织服务孵化中心,培育一批治安防控、便民服务、养老教育、慈善救助类社会组织,做强平安志愿者队伍。二是发挥法治引领保障作用。完善地方性法规体系,坚持依法决策,做好普法宣传,培养法律明白人,引导群众依法办事。三是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落实村规民约、市民公约,健全完善道德激励和诚信奖惩体系,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选树,弘扬时代新风。

——智慧治理,以科技应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围绕市域社会治理用什么,坚持科技支撑,建设信息互联、数据共享的治理平台和高效运转、规范运行的实战单位。一是打造信息大脑。深化公安大数据中心建设、社会治理云平台支撑、南昌社会治理APP运用,进一步整合各类综合信息系统资源,推动系统集成、数据融合。二是拓展实战末梢。推进视频数据信息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深入推进智慧安防工程建设,今年再建设一批智慧平安小区。三是延伸应用触角。深入推进政法跨部门办案大数据平台试点建设,促进互通共享、集成应用。

着力打造新时代景德镇

矛盾纠纷多元调处机制“升级版”

景德镇市委政法委

 

我们将坚持把完善矛盾纠纷多元调处机制作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来抓,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着力抓好四深化、四构建、两完善,打造新时代景德镇矛盾纠纷多元调处机制升级版

——坚持三个深化,提升矛盾调处实效。一是深化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继续健全三个三工作机制,即法治辅导员、法治志愿者、基层法律顾问三支专门队伍,点上重点培养、线上巡回培养、面上普遍培养的三种培养方法,监督检查、考核管理、激励保障三项考评措施,充分发挥法律明白人作用。二是深化百姓说事调处机制建设。用好调解组织+群众法律法规+村规民约+调解模式,进一步畅通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渠道,推动排查化解关口前移,使矛盾纠纷在基层及时发现、有效化解、就地稳控。三是深化部门专业调处机制建设。进一步抓好市级43个专业调处中心规范化建设,延伸抓紧县(市、区)专业调处平台建设,按照有机构、有人员、有场所、有制度、有保障的五有要求,在重点行业、重点部门、重点领域实现专业调处全覆盖。

——着力四个构建,打造共建共治格局。一是构建矛盾调解联动机制。成立市、县、乡三调联动协调中心,入驻同级综治中心,赋予统筹协调、指挥调度、督办考核职能,实行组团式服务、信息化运行,建立矛盾纠纷统一受理、集中梳理、分流办理中心吹哨、部门报到的工作机制,实现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无缝对接、相互支撑、联动配合。二是构建社会组织参与机制。探索建立乡镇(街道)、社区为单位的社会组织参与机制,推广帮帮团快递小哥道德法庭等做法,通过业务培训、资金支持、跟踪指导等工作措施,引导各类社会组织以及乡贤能人发挥所长,组建调解团队或品牌工作室,积极参与化解矛盾纠纷,形成合力。三是构建社会心理服务机制。在全市617个综治中心设立社会心理服务站(室),发展社会心理服务志愿者队伍,鼓励和引导心理学专业的专家、学者、学生,多形式、多渠道、多手段为群众提供心理服务和应急心理救助,筑牢社会心理安全防线。四是构建信息技术支撑平台。优化全市统一、多网合一的社会治理网格,配齐配强专兼职网格员,广泛开展平安志愿者行动,依托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全程可留痕、可追溯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信息系统,实现矛盾纠纷线上收集、线上分流、线上化解。

——压实两个完善,强化齐抓共管责任。一是完善考核机制。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把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纳入全市高质量发展考核、绩效考核,并作为平安建设(综治工作)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提高分值比重,完善差异化考核,发挥好考核的导向鞭策作用。二是完善问责机制。把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重点督查项目,坚持综合督查和专项督查相结合、全面督查和重点督查相结合、平时督查与集中督查相结合,加大督导力度。三是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对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稳控不力的,坚决问责,真正把矛盾纠纷调处工作责任层层压实,形成上下联动、条块结合、协同用力的齐抓共管局面。

完善机制压实责任

全力维护社会大局安全稳定

新余市委政法委

 

新余市将以防控化解社会领域重大风险为目标,以压实维护社会稳定责任制为抓手,着力在制度建稳、源头维稳、主动创稳上下功夫,见实效。

——强化党委政府议稳。纳入市委常委会必审、市委全会必讲、政府常务会必议、领导班子必抓重要内容,与中心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同考评。

——巩固协调督办落实。将党政领导班子履行维护社会稳定第一责任”“一岗双责责任制情况,纳入市委全会点评内容和市委重点工作督查督办范畴,与履行平安建设(维稳工作)责任制紧密挂钩,高位推动,紧抓不放。

——突出问题源头防控。对社会关注度高、民众反响强烈的民生领域问题,纳入市委重点推动工作,实行降星销号管理。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原则,主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协作,整体推进化解,实现解决一个问题、建立一项机制、推动一项工作的效果。

——加强整体协作攻坚。市委政法委牵头抓总,统筹政法部门职能,整合各方面力量,建立以政法部门为主体、多部门参与的金融领域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部门联动协作机制,维护良好金融秩序,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聚焦关键环节聚力制度创新

深入推进《政法工作条例》贯彻落实

赣州市委政法委

《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颁布以来,赣州市在全省率先成立由市委书记任组长的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全市299个乡镇(街道、管委会)全部配备政法委员。我们将持续深入抓好《条例》及省委《实施细则》贯彻落实,最大限度把党的绝对领导优势转化为政法工作效能。

——毫不动摇加强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统筹推进平安赣州建设工作,不断完善相关工作制度和规则,推动平安建设各项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发挥基层政法工作力量效能,提请市委对基层政法委员进行赋权,建立工作绩效考核和退出机制。积极发挥市委政法委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督办落实作用,着力管方向、管思想、管原则、管干部,进一步建立健全政法委员会定期听取政法单位党组(党委)抓党建、意识形态、政法重点工作情况汇报制度;严格执行政法单位党组(党委)向同级党委请示报告重大事项制度,建立完善请示报告事项清单,确保请示报告工作全面及时有效落实。

——持续推进《条例》学习宣传走深走实。落实各级政法单位主体责任,建立健全《条例》和省委《实施细则》贯彻落实任务清单,形成一级抓一级、共同推动常态化学习宣传的良好氛围。强化督查促动,将《条例》的学习贯彻纳入市委、市政府重点督查内容,列入党政领导班子年度考核内容、平安建设年度重点述职内容,督促推动学习贯彻再深化。强化宣传带动,推动学习贯彻走深走实。

——深入推进政法重点领域制度创新创优。健全完善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机制,进一步提升执法监督规范化水平。进一步完善政治督察、政治轮训和纪律作风督查巡查机制,把《条例》和省委《实施细则》作为政治轮训重要课程,年内全面完成全市1.1万名政法干警的轮训任务。创新完善干部队伍管理机制,进一步规范明确市委政法委协管干部职能,健全政法领导干部轮岗交流制度,完善执法司法关键岗位、人财物重点岗位干警定期轮岗制度。

——全面推进平安法治建设责任制落实落细。健全完善全面依法治市工作责任机制,推动党政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健全完善平安建设工作责任机制,用足用好综治督导机制,优化差异化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强化考评结果运用,推动平安建设落地落实。严格执行党委、政府定期议稳制度,建立涉稳突出问题定期交办化解制度,着力把管行业管领域,必须管稳定的工作要求落到实处。

——着力推进两整顿、一提高活动见行见效。市委政法委牵头,纪检监察、组织部门配合,在全市政法系统开展整顿队伍、整顿作风、进一步提高群众满意度活动。针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暴露出的政法队伍突出问题、市委巡察反馈的共性问题,以及开展政治督察和纪律作风督查巡查发现的重点问题,明确六查六整顿重点内容,建立完善政法干部协查机制,突出抓好政治思想引领、纪律作风整顿、执法司法监督、履职能力提升、班子队伍建设,切实解决政法队伍教育、管理、监督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打造一支绝对忠诚、绝对可靠、绝对纯洁的过硬政法队伍。

先行先试善作善成

奋力夺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面胜利

宜春市委政法委

 

2020年,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决胜之年。我市将以落实一十百千万行动目标为抓手,以深化重点培育市建设为重点,统筹推进、全面发力,奋力夺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面胜利。

——开展四大攻坚,打好拓展战果组合拳。一是开展线索核查清零攻坚。再深挖一批涉黑涉恶线索;加大线索核查力度,实行半月一调度、一月一通报。二是开展重点案件突破攻坚。对所有的涉黑案和恶势力犯罪集团案件,市扫黑办实行挂牌督办,强化案件攻坚突破,确保查深查实。三是开展打伞打财强化攻坚。对涉黑案件和重点涉恶案件清查保护伞情况开展一次回头看,逐案过筛、扩线深挖,确保逐一见底。四是开展办案质效提升攻坚。进一步完善并落实定期会商、捕诉一体、提前介入等机制,加大业务指导培训,提升办案质效。

——抓好三项整治,织牢综合治理防控网。一是抓好重点领域专项整治。深入落实《宜春市政法机关强化法治服务优化发展环境十五条措施》,持续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二是抓好重点行业专项整治。市专项斗争领导小组今年新增设了行业专项整治组,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按照动员部署、摸底排查、集中整治、健全机制4个阶段,由分管市领导牵头对10个重点行业领域开展专项整治。三是抓好基层薄弱环节专项整治。对村干部联审、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重点村整治等工作开展一次回头看,加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持续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夯实基层基础。

——创新三个特色,当好先行先试排头兵。一是深化重点课题探索实践。提出了探索建立推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的工作机制28个重点创新课题,加强重点课题探索实践的跟踪问效,及时总结好的经验做法加以推广。二是探索创建行业领域综合治理长效机制。今年新出台了《关于探索创建行业领域社会治理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推动相关部门再健全完善一批制度机制。三是强化新型犯罪研究。针对网络传销、套路贷、校园贷等新型领域涉黑涉恶违法犯罪日益突出的情况,加强涉黑涉恶犯罪新动向、新手段、新形态的研究,着力突破一批新型犯罪案件,有针对性地建立预防打击机制,推动新型犯罪得到根本遏制。

——健全三类机制,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一是健全防范打击机制。组织推动公安、纪检监察等部门,将前期探索的涉黑涉恶线索滚动排查、一案三查、提级管辖、捕诉一体、定期会商等做法固化下来形成制度,推动防范打击、遏制腐败常态化。二是健全社会治理机制。全面收集各地各行业主管部门出台的社会治理长效机制,分门别类梳理汇总,采取公开征求意见、组织专家评审等方式严格把关,形成制度规范。三是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建立以人民满意为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对为期三年的专项斗争进行全面评估;加强第三方测评结果运用,对知晓率、满意度偏低的地方或部门,采取针对性措施督促整改,确保专项斗争始终顺应民意、深得民心。

突出规范化强化保障力

加快推进基层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

上饶市委政法委

 

近年来,上饶市紧扣实际,创新实践,深入推进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我们将按照本次会议的部署要求,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赋予综治中心新定位、新动能、新活力。

——思想理念再转实。立足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着力实现四大转变:一是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基层社会治理,重新明确各级综治中心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的职能定位,有机融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二是变综治中心个体推进为基层社会治理系统推进,全面打造以人民群众为主体、以社区网格为底座、以大数据应用为支撑、以组团式服务为载体的基层社会治理系统。三是变主抓社会治安的综治中心为党委、政府进行社会治理的指挥调度中心,发挥基层党政的主体作用,实现对基层社会治理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统一指挥调度。四是变基层社会治理九龙管水一龙治水,抓实综治中心的能力建设,赋予中心一票否决权。

——机构人员再落实。一是整合优化机构。将社区网格化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等各部门平台全面整合,组成基层社会治理统一的指挥调度中心。二是整合职能编制。将基层管理类部门纳入综治执法组团,服务类部门纳入便民服务组团,实现职能整合。同时,由党(工)委书记兼任中心主任,负责全面工作;政法委员兼任中心常务副主任,负责日常工作;另外两名副主任负责两大组团工作,实现专人专职专责。三是整合人员队伍。各相关职能部门的人员统一进驻办公,编入两大组团统筹使用。公文咩咩编辑,同时,广泛吸纳两新组织、网格员、平安志愿者、购买社会服务等人员参与,配合使用。

——运行机制再做实。一是构建统一的指挥调度机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和统筹协作制度,落实分工协作,确保统一指挥、统一部署、统一调度。二是构建统一的受理反馈机制。按照多元受理、分流办理、反馈核验工作流程,依托综治信息化平台,全时跟踪、全程记录、全线存查,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提高群众的满意度。三是构建统一的督办考核机制。建立中心内部督办考核制度,纳入职能部门平安建设(综治工作)考评项目;建立上级对下级综治中心工作绩效考核制度,推动各级综治中心提升效能。

——线上线下再联实。一是机构设置能互应。线上、线下同步设置综治中心,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所有事项全部纳入“9X”相应功能区,确保社会治理功能全覆盖。二是诉求受理能互补。线下发挥好中心服务窗口和社会组织的作用,线上深入推进移动、联通、电信三网合一,满足群众以键对键的快捷方式参与社会治理的意愿。三是事项办理能互助。运用全过程受理、分流、督办、反馈机制,实现线上线下互助,做到群众点单”“单位制作”“干部跑堂。四是办理质效能互评。通过信息化运行,确保每一事项线上、线下都能做出有效评价,助力解决怕慢假庸散等干部作风问题。

——场地经费再抓实。一方面,办公场所抓落地。按照统一指挥、共享融合的工作思路,在现有的原综治办、信访办、司法所、便民服务中心等办公场所基础上,统筹解决用房需求,不增加基层负担。另一方面,工作经费抓保障。落实县、乡两级政府经费保障的主体责任,将综治中心日常运转、综治视联网平台和综治信息化平台建设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坚持谁进驻、谁给钱,综治中心联动单位为纳入综治中心统一办理的工作提供必要的工作经费。坚持谁业务、谁买单,纳入综治中心服务管理的事项,对应的主管部门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并按年度划拨到乡镇(街道)统筹安排使用。

阅读量: 2759 下载量:206 收藏: 36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推荐阅读

    文章排行

        二维码

        1. 微信订阅号

        2.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