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2021-01-05 | 阅读 : 9130 | 下载量 :704 投诉   

  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在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的重要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在系统总结我国已经取得的决定性成就基础上集中回答了新形势下我国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实现发展的重大问题。对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作出了战略部署,明确了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方向大思路大战略,是指导今后一段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我体会最深的是把科技创新的地位和作用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同时,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作出了部署。这些重大部署和重大举措必将引领我国加快走出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创新发展新路径,进而加快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建议》提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强调创新的核心地位和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支撑作用,并将其摆在各项规划任务的首位进行专章部署。这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的突出亮点,在我党编制五年规划建议的历史上也是第一次。

  科技自立自强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一个新提法。从根本上讲,科技自立自强与自主创新是一脉相承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高度重视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两个必须”,再到党的十八大作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更加凸显了科技创新在我国未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呼应了我国创新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和要求。

  自立强调自主创新,坚持以我为主,实现关键核心技术和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安全、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自强强调提升科技创新力量,增强科技引领能力和原始创新能力,进而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效率的创新,塑造国家发展新优势。自立自强体现了发展和安全的有机统一。

  对新时代新阶段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性、紧迫性,要放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下来深化认识,要把握高质量发展主题和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大逻辑来深入理解。

  围绕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支撑这个重点,我从三大方面谈一些学习体会。

  一、从发展形式和机遇挑战来看我国科技自立自强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这是全面分析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作出的重大科学判断。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同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

  面对国内外发展环境的复杂深刻变化,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一个“统筹”,两个“深刻认识”的要求,即全党要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强调全党要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树立底线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

  第一,大变局带来全球创新格局的大变化大调整。科技全球化与经济全球化相伴相随,相互促进,在当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的情况下,虽然科技全球化的大趋势不会改变,但不确定性因素急速增加,科技开放合作的不稳定性明显加剧。

  从全球科技发展的既有格局看,在较长的时期内高端要素向发达国家相对集中的趋势难以逆转,发达国家主导全球创新的局面仍将持续,发达国家仍将是全球科学技术的主要源头、人才高地和全球创新的核心地带。但是,由于全球化的到来,创新要素的跨国流动呈现新的特征,推动全球创新环境、创新格局出现重大变化。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新兴国家和经济体正逐步从科技创新的外围地带向次核心与核心地带挺进,全球创新格局出现“西强东弱”逐渐向“东升西降”的重大调整,全球科技发展日益呈现多极化的格局。

  从历史来看,大国之间的竞争往往是推动重大技术变迁的重要动力,科技竞争也是国家间政治博弈的重要筹码。随着中国等新兴国家的迅速崛起,国际权力结构正在发生深刻重组。全球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粮食安全、信息安全和大范围流行疾病防控等重大科技问题成为国家间利益博弈的关键领域,科技创新不仅成为各国发展战略的核心,也越来越成为国际间争夺生存权、发展权、话语权的焦点。

  第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寓意新突变。当前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进步的速度前所未有,一些重要的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发生革命性突破的先兆日益显现,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技术和产品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快,全球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变革的时代。

  有资料显示,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生在上世纪40-50年代的美国。根据历次科技革命的时间间隔大约在80-100年左右,可预计新一轮科技革命将在未来20-30年间发生。从目前的新技术发展态势看,人工智能、5G、量子科技、大数据和数字应用等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当前科技创新乃至社会经济发展正出现新的特征。

  第一个特征是基础前沿领域孕育重大突破。科学研究正在向宏观、微观和极端条件扩展,宇宙演化、量子科学、生命起源、脑科学等原创创新正在开辟前沿新方向并取得颠覆性突破。深海、深空、深地、以及网络空间安全等重大创新领域成为人类拓展生存空间维护核心利益和国家安全的竞争焦点。

  第二个特征是前沿技术呈现群体突破态势。人工智能、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量子通信等新兴技术快速迭代,与生物、能源、制造、材料等前沿技术交叉融合,正在发生多技术群多点突破、相互支撑、齐头并进的链式变革,导致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特别是颠覆性技术加速领先。

  第三个特征是科学研究学科间横向交叉融合日益紧密。在这种交叉融合的趋势推动下,热点研究领域大量增加,不断产生新兴学科,新兴技术及产业,应用基础研究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投入。如,21世纪以来,诺贝尔化学奖约有三分之二的获奖成果与生物学相关,脑科学与数理、信息等学科结合正在催生脑机交互技术,极大带动了人工智能、复杂网络技术的发展。多学科间的渗透和交叉还推动了一系列新的研究领域的出现,如,环境科学、信息科学、空间科学、能源科学、生命科学等,学科分支也从上世纪初的600多个,发展到现在的6000多个。有资料统计,仅2007年到2017年10年间,交叉融合的热点研究领域就从121个扩大到了232个。

  第四个特征是创新组织方式正在发生深刻演变。产研融合、科教融合、军民融合加速推进,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社会创新、管理创新跨界融合,科技创新与金融资本、商业模式的融合也更加紧密。新型研发组织和创新模式层出不穷,科技创新活动日益表现出大众化、集群化、社会化、网络化的特征,打破组织学科边界,以问题导向和解决方案为导向的科研组织模式日益受到重视。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基于明确职责定位基础上的开放型、多元化的创新合作趋势日益显著。

  第五个特征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推动科技创新的动力源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强力拉动。当前科技创新影响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速度、广度、深度前所未有,科技与经济融合的趋势更加明显,科技创新重塑经济发展模式的作用更加突出,一些重大颠覆性技术创新促进传统技术和产业加速迭代,不断创造新需求、新业态、新产业,数字经济、智能经济、共享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形态,进而塑造新的社会形态。

  第三,高质量发展对科技自立自强提出了新要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强调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变化作出的科学判断。《建议》明确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六个“新”的主要目标。这是综合考虑国内外发展趋势和我国发展条件,立足未来五年发展,着力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大设计。

  按照《建议》提出的目标要求,经过未来十五年的奋斗,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

  基本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我国将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阶段,并在高收入阶段继续向前迈进一大步,形成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坚持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因此,只有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持,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才能有效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问题,推动质量变革、效率改革、动力变革,才能不断优化供给结构,提升供给质量,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高端化的需求,才能继续推进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步伐,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才能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增强国际竞争新优势,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从而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二、从发展成就和差距不足来看我国科技自立自强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已经跃上新的大台阶。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重点领域和前沿方向科技创新实现重大突破,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显著增强,形成了基础研究、前沿技术、应用开发、重大科研基础设施、重点创新基地等全方位系统化的布局。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科技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我国成功跻身世界科技大国和创新型国家行列。

  一是科技创新整体实力显著增强。“十三五”时期,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从1.42万亿元增长到2.21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从2.06%增长到2.23%,超过欧盟15个发达经济体的平均水平,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翻了一番,2019年超过2.2万亿元。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首位,通过专利合作条约途径提交专利申请量跃居世界首位,国际科技论文和高被引论文数量均位居世界第二位,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贡献者。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显示我国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从2015年的第29位跃升至2020年的第14位,是唯一跻身世界前15位的发展中国家。

  二是科技创新重大成果竞相涌现。我国基础研究投入从2015年的716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1335.6亿元,年均增幅达到16.9%,大大高于全社会研发投入的增幅。

  2019年,基础研究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历史上首次达到6%,基础研究整体实力显著提高,化学材料、物理工程等学科整体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在量子信息、铁基超导、中微子、干细胞、脑科学等前沿方向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原创成果。

  载人航天与探月、北斗导航、大型客机、载人深潜、国产航母、高速铁路、5G移动通信、超级计算、特高压输变电、第三代核电等一大批战略高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为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保障国家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

  此外,科技创新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打赢脱贫攻坚战,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美丽中国等方面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三是科技创新基础建设成效显著。我国启动了首批国家实验室建设任务,加快推进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工作,高等学校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布局建设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散裂中子源、P4实验室、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等一批国之重器。支持建设20个国家科学数据中心,31个国家生物种质与实验材料资源库,以及98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平台,为我国重大基础前沿研究和高技术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和平台支撑。

  四是科技创新空间布局持续优化。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深入推进,正在加快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和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安徽合肥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正在全面启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区等重点区域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引领带动周边区域创新发展水平加速跃升,各具特色、协同发展的区域创新格局正在加快形成。

  此外,我国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推进,国家创新治理能力显著提升,特别是我们有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这一最大的政治优势,有社会主义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制度优势,所有这些都为我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坚强保证。

  但是,在看到发展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存在的差距与不足。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重大科学原创成果少,科技创新供给能力总体不强,还不能有效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需要。我国高端人才紧缺,顶尖科学家数量和青年拔尖科技人才数量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世界级领军大学比较缺乏,世界级科技创新企业数量仍然很少。

  2019年6月,《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公布的2017年全球最有才华,最具创新精神,最有可能改变世界的35位35岁以下的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名单美国入选12人,中国仅入选7人。同时,我国许多产业仍然处于中低端,我国CPU芯片操作系统核心元器件、关键仪器设备、基础材料等事关国家安全和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对外依存度高于40%,高技术产品出口方面自主品牌仅占10%,PCT专利数与美国、德国、法国相比仍有差距,专利质量还有待提升。我国知识产权使用费收入和支出一直处于高额逆差状态。此外,在科技体制,创新政策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科技自立自强重点任务的部署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维,此外还要进行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全面落实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等各项部署任务。围绕重点任务部署问题,我从八个方面进行解读。

  第一,坚持四个面向的战略方向。第一个面向,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我们要把握世界科技发展大势,敏锐抓住科技竞争先机,积极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特别是要突出从0到1的技术研究,进一步增强原创导向的基础研究和前沿探索能力。

  第二个面向,要面向经济主战场。我们要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加快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加速重大科技任务攻关成果转化,以科技创新催生发展动能,塑造发展优势,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对现代化经济体系和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能力。

  第三个面向,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我们要立足国家核心利益和重大战略需要,围绕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紧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一批重大战略性产品,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建成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发挥科技创新,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支撑作用,确保在战略必争领域增强发展主动权。

  第四个面向,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我们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用科技创新为维护人民健康,改善民生福祉。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国科技界迅速进入战时状态,聚焦临床救治和药物、疫苗研发等五大主攻方向,系统布局疫情防控应急科研攻关,取得了一批务实管用的重大科技成果,为疫情防控取得全国重大战略成果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为全球抗疫做出了积极贡献。

  第二,促进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更加需要增强创新对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支撑带动能力。一是要以“四化”融合发展,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离不开科技支撑,要坚持以科学技术和创新推动“四化”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二是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服务,紧紧围绕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深化技术创新,统筹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切实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要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三是要聚焦实体经济,针对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利用信息技术、绿色技术、智能技术等加强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同时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要积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

  四是要以我国不断升级的庞大消费市场和内需潜力为依托,拓展科技创新发展空间,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布局“补短板”和“建长板”并重的创新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切实增强国内大循环的稳健性。

  第三,加强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攻关。我国科技的最短板在基础研究,很多“卡脖子”技术实际就卡在基础上。在加强基础研究方面,《建议》提出,要加强基础研究、注重原始创新,优化学科布局和研发布局,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完善共性基础技术供给体系。为此,要探索面向世界科学前沿的原创性科学问题,构建从国家安全、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的实践中凝练基础科学建设的基石。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国民经济主战场,推进农业、健康、海洋、空间、能源等应用学科发展。同时,要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持续投入,稳定投入,建立符合基础研究规律特点的评价机制,使科研人员能够心无旁骛,潜心研究。

  在核心技术攻关方面,要按照《建议》做出的部署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同时,加快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产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各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构建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引擎,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

  第四,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指在重大创新领域由国家布局支持,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使命的科技创新国家队,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世界强国提升科技实力的有效路径,是科学研究进入大科学时代,科技创新进入大融通时代,应对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举措,也是保障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需要深化改革、创新机制、系统推进。一是要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举国体制,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形成关键核心技术攻坚体制,聚焦战略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持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创新链的整体效能。

  二是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并对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进行重组,形成布局合理、治理有效、创新能力强的专业化分工格局,支撑重要领域前沿突破。

  三是要加强国家技术创新基地建设,通过强化产学研合作,建设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鼓励地方发展新型研发机构。

  四是推进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聚焦使命定位改革国有科研机构,形成体系化能力,支持发展研究型大学,强化基础研究和创新型人才培养,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

  五是建设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增长极,统筹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建设若干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性创新高地,形成若干特色产业创新集群,推进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第五,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这是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有效对接,提高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重要战略举措。企业天然具有连接科技与产业的动力,拥有对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知识、数据等创新要素优化配置的主导地位,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是把科技研发能力转化为经济发展实力的核心要义。企业是否拥有创新主体地位将决定性地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创新能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企业的创新能力明显提高,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但从总体上看,企业创新总体地位还不够突出,主要表现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仍显著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企业基础研究投入不足,企业利用和整合外部资源有限,集中了全国大量创新资源的高校、科研院所开放度低。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关键是促进技术、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一是要加快科研院所改革,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转移成效,提高科研院所科研活动服务经济主战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二是要健全有利于科技人才向企业流动的体制政策环境,鼓励科研院所、高校科技人才进入企业,支持龙头企业整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建立创新联合体。

  三是要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发展创业板、科创板、新三板等直接融资,促进各类资金向创新活动配置。

  第六,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人才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基石,人才的创新活力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第一驱动力,科技创新的源头在于人才,更在于人才创新活力的充分释放。激发人才创新活力重在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为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创造良好政策环境和体制机制保障。

  在人才培养方面,《建议》提出,造就更多国际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实施知识更新工程、技能提升行动,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这些目标要求从规模、质量、类型、结构和国际竞争力等各方面对人才培养做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布局。

  在人才评价导向方面,《建议》提出,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人才评价体系具有“指挥棒”和“风向标”的作用,推动评价导向的转变,一是要建立有利于发挥同行、用户、市场、社会等多元评价主体作用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有效反映科技成果的原创性和科学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

  二是要区分基础研究人才、应用研究人才、基础开发人才等不同类型,分类设置人才评价指标体系,避免对不同学科领域,不同成长阶段的科技人才一把尺子量到底。

  三是要遵循不同人才成长发展规律,科学合理设置考核评价周期,对基础研究人才、青年人才等可适当延长评价周期,鼓励持续研究和长期积累。

  在人才激励保障方面,《建议》提出,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完善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这是强化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激励的一项大政策,对于激励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积极性,促进与经济深度融合具有重要的牵引作用。

  近年来,虽然我国在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改革上也采取了若干措施,但还是偏重于收益分享,因此仍然需要在权益分享上取得突破。完善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有助于把科研人员的关注点从评职称转到注重成果转化上来。

  在人才引进方面,《建议》提出,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构筑集聚国内外优秀人才的科研创新高地。这就要求我们要把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机遇,切实转变人才发展理念,既重视引进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也要重视引进青年科技创新人才。既要多渠道加大科技计划对外开放力度,也要加强外国人才服务保障,建立多层次全球化科技创新人才的工作体系。

  第七,改进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实行“揭榜挂帅”等制度。这是《建议》提出的改革科技管理制度的一项新举措,目的是要建立既符合科技发展规律,又体现国家战略需要的科技项目组织管理制度。改进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要从国家紧迫需要和长远发展出发,建立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的项目形成机制。

  一是按照国家战略与安全,产业竞争力,重大民生需求,确定科技攻关任务优先顺序,强化自上而下的重大任务顶层设计,形成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项目论证机制。

  二是从产业和社会发展实践中凝练应用研究任务,组织一线专家从现实需求中抽象出科学和技术问题。

  三是发挥科学家在基础研究选题中的作用,建立非共识项目的专门安排机制。实行“揭榜挂帅”制度,就是要把关键核心技术项目张出榜来,英雄不问出处,谁有本事谁就揭榜,以能够解决问题为评价标准,给予揭榜者充分信任和授权,建立责权统一、奖优罚劣的管理机制,从而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的更多突破。

  第八,处理好自主与开放的关系。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是要搞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要实现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科技自立自强也要坚持开放创新,开放创新是当前全球创新发展的大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才、资本、技术、数据等各种创新要素在全球加速流动和配置,尽管当前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等有所抬头,但是阻挡不了创新全球化的趋势,要积极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从全球视野布局创新,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探索新形势下的国际合作模式和机制。

  要分层次开展国际合作,构建多样化的国际创新合作平台,积极参与构建多边科技合作机制,拓展民间科技合作领域和空间。既要加强各国大学、研究机构的科技合作和人员交流,又要鼓励企业层面开展市场导向的技术引进、转移和合作创新,既要加强与发达国家的科技合作,又要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合作。

  增强国际影响力还要深度参与全球创新治理,务实推进全球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领域科技合作,聚焦气候变化、人类健康、能源环境等全球性问题挑战,加强同各国科研人员联合研发。

  聚焦事关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设立面向全球的科学研究基金,加快启动我国牵头的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深入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增强全球创新要素集聚和创新资源融合能力,进一步增强我国在全球创新和竞争格局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在加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做出中国贡献。

  总之,通过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可以深刻体会到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是新时代赋予的重大历史使命。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切实肩负起科技强国的时代重任,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强大的科技力量。谢谢!

阅读量: 9130 下载量:704 收藏: 39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推荐阅读

    文章排行

        二维码

        1. 微信订阅号

        2.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