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关于国家园林城市复查和省级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情况汇报

2024-04-26 | 阅读 : 114 | 下载量 :0 投诉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在省住建厅的精心指导和市住建局的大力支持下,高度重视国家园林城市复查、省级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将国家园林城市复查、省级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作为提升城市品位、增加百姓福祉的重要民生工程。县坚持以打造“江西省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以县国土空间规划和城市绿地专项规划为引领,不断丰富城市内涵,切实扩大绿化面积,城市环境明显改善,创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尤其是去年以来,省住建厅给予我们*很多鼓励和支持,多项工作在全省排名靠前,荣获全省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先进县,在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考评、全省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考评中均位居前列。

一、高位推动,广泛动员,夯实创建工作责任。

我县在巩固“国家园林县城”创建成果的同时,与时俱进按照住建部最新标准,通过高位推动,精心组织,全民参与,狠抓落实,强力推进省级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

一是组织领导到位。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委副书记、县长、副县长任副组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省级生态园林城市创建领导小组,确保创建目标落到实处,做到人员、资金、措施、督查“四个到位”。

二是工作机制到位。为把建设工作更好的落到实处,我县先后出台《县绿化工程建设管理规定》《县城市绿线管理规定》《县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规定》《县城区绿地认养管理办法》《县公园管理规定》等一系列文件,确保创建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制定下发《县创建省级生态园林城市工作实施方案》,将45项具体指标体系、91个工作内容,一一分解落实到各个具体项目和责任单位,做到安排部署到位、目标任务明确、工作措施得力。

三是广泛宣传到位。坚持以“二个宣传并重”为抓手,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进一步夯实创建宣传基础,县城各主流媒体分别开设“创建督查”“创建曝光台”等栏目,刊播创园公益广告;在城市出入口、十字路口设置广告牌40余处,宣传牌500多块,利用大型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创建宣传广告和健康知识。

二、精心规划,增量提质,不断优化城市功能。

县着力提升城市功能与品质,连续3年获评全省、全市高质量发展综合考评先进县,“国家卫生县城”顺利通过复审验收并第三次授牌,城市功能与品质显著提升。

一是大力推进城市绿地建设。坚持以《县绿地系统规划(2023-2035年)》《县中心城区绿线专项规划(2023-2035年)》为引领,全面加快县城区绿化建设步伐,初步形成“生态长廊为主线、公园广场为支撑、主次干道为骨架、小区庭院为基础”的城市绿化景观体系,建成区绿地率达41.9%,绿化覆盖率达41.6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4.13平方米。公园广场建设按照“300米见绿、500米见园”要求,通过盘活城市“三角地、畸零地、裸露荒弃地”等小微空间,积极推动城市“微空间”改造,累计建成55处公园绿地,其中综合公园2个,大大提升了城市亲和力、竞争力和美誉度。道路绿地建设坚持有路必有树、修路必植绿,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道路红线内分车带绿地以及道路两侧防护绿地,完成了前家路、翠湖路、城东大道、滨江大道、余新公路、盐化大道、*北高速连接线、新105国道等路段新建道路绿化,完成了明珠大道、德政路、淦中路、洋峰西路等已绿化道路的改造任务。居住区和单位庭院绿化采取“扩地增绿、庭院植绿、屋顶绿化、拆墙透绿、垂直绿化”等措施,利用建筑屋顶、道路护栏、通透性围墙,设置花架花箱等,打造了金川中大道地下通道、烟草公司、金川小学、逸夫小学、滨江大道等一批立体绿化精品项目,城区80个单位庭院栽植了时令花卉,在中心城区新增摆放艺术花箱、花架,陶罐、花钵、花盆1213只(套)。目前,全县已创成省级园林式单位15个、居住区2个;市级园林式单位25个、居住区15个,城市新建居住区绿地达标率100%、改建居住区绿地达标率95%以上。

二是全域实施增绿补绿行动。加强对城区绿地、行道树缺株断档进行补植补栽,斑秃裸露进行植绿覆盖。完成105国道、学府路等路段乔木补栽桂花、香樟、红山茶1000余株;玻璃工业城及余新公路段、青铜公园等路段补栽红叶石楠、茶梅球500余株,余新公路、善政三路、德政东路补栽春鹃、迎春、金森女贞、红叶石楠等灌木468800株,补栽麦冬、韭兰等地被28000斤;余新公路、滨江大道、城东大道等路段绿化带播黑麦草种子231500平方米;人口文化园、余新公路、青铜公园、市民广场、湿地公园、滨江大道等路段摆栽三色堇、石竹、金盏菊、报春等草花1368140株。加强闲置裸露土地覆绿或软覆盖,对金川大道、余新公路等地裸露土地覆绿,铺设草坪82000余平方米;对淦中路、惠政路、德政西路等行道树树池利用麦冬等地被植物、透水混凝土进行封尘,改造透水混凝土树池约1700个,绿化带降坡封尘面积达13万平方米。

三是持续加强绿化建设管护。牢固树立“依法治绿、科学建绿、精细护绿”的理念,不断提高园林绿化法制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注重建立机制,我县严格执行《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县城区园林绿化赔偿补偿规定》等规定,不断加强城市绿化行业管理与执法工作,坚决查处违法占用绿地、乱伐树木和破坏绿化成果的行为。对小区绿化建设实施同步监管,严格小区绿化验收手续,对小区绿地率不达标的小区坚决不予出具验收报告,确保新建居住区绿地率30%以上。注重提升水平。积极贯彻践行海绵城市理念,坚持先规划后建设、无规划不建设,促使园林绿化建设上档次、上水平,推进金川广场提升改造建设。结合节水型城市创建,大力推广节约型绿地建设,建设下沉式绿地,聚集雨水,培植植物群落,合理搭配乔灌。注重管护力度。坚持“定人、定路段、定标准、定责任”原则,充分整合利用社会资源,先后对盐化大道、余新公路、滨江大道、城东大道、湿地公园和龙山公园等实施服务外包,制订考评细则,每月对承养公司进行考核打分,通报考核情况,做到了建一块、管一块、精一块,保持园林绿化的良好景观。

三、查找差距,补齐短板,着力提升承载能力。

近几年,我县坚持将公用基础设施作为城区建设的突破口,大力推进老城片区、城南片区、城南工业园区、城北工业园区、*镇区、河西工业园区等六个区块的路网建设,顺利实现了“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大变样”目标。

一是高标准推进新城建设。将城东新区作为城市建设主战场,统筹分步实施,完善公建、路网、市政绿化、地下管廊等配套设施,规划建设五星级酒店、全民健身中心、高中学校等重点项目,打造集行政办公、商业、居住等功能为一体的城市“新门户”。培育繁荣商会大厦、家居建材城商贸业态,以商气聚人气;合理安排土地开发,打造一批高品质住宅小区,以人气旺商气。加快湄湘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建设,融入江南水乡特色元素,打造滨水空间和亲水平台,增添新城靓色。

二是高要求推进旧城改造。充分挖掘城市文化,将县大东门历史文化街区文化旅游(大东门片区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列为县重点项目,建设大东门历史文化街区、文化主题公园,塑造城市独特风貌。稳步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投资13252万元对县城建成于2000年以前、公共设施落后影响居民基本生活的住宅小区进行改造,改造主要包含小区面貌改观、房屋功能改善、基础设施改造及居住环境改优四个方面。完成老旧小区改造52个,改造总建筑面积达到13.58万平方米。

三是高质量完善路网体系。以加快道路桥梁建设、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为重点,全力以赴打通“断头路”29条,完善了道路路网体系。倡导绿色出行,持续提高公交设施建设投入,步行与集约型公共交通、自行车交通承担的出行比例达到83%,领先同等规模城市。编制县城区停车设施布点等相关规划,推进县城62个点位背街小巷改造,盘活土地约8.5万平方米,因地制宜将城区边角地块改造成停车场,新增公共停车场76个,新增停车位4000余个,实现了闲置地块的精细化利用,解决了“停车难”问题。

四是高水平提升公用设施。建成污水处理厂2座、污水泵站6座、垃圾处理场2座、垃圾压缩站1座、生活垃圾转运站29座、公厕73座,累计安装路灯18962盏,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绿化养护面积约120万平方米,所有市政道路和巷道推行了全天清扫保洁,清扫保洁面积达460万平方米,机械化清扫率达86%。县人均社区体育场地面积达0.73平方米/人,达到《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用地指标》的要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1.92平方米/人,达到《关于印发江西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规定的1.8平方米/人的要求,全民健身网络基本建成。按照“日产日清”标准,配置分类运输车辆,从“混装混运”向“桶车对应”分类运输转变。全县设置智能可回收65处,四分类亭137处,两分类垃圾箱425处,室内20升两分类垃圾桶1400个。引进第三方专业团队,充分利用市场化、信息化手段,推动完成县城区所有公共机构、3所学校、11个生活垃圾分类试点,重点打造善政、何家山示范片区,基本实现县城区公共机构垃圾分类全覆盖。推行积分奖励,将分类回收的生活垃圾变现为微信零钱及积分,大大激发了居民主动分类意识。

四、综合施策,严格管理,持续改善生态环境。

近年来,我县始终坚持“生态立县”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项目建设为支撑,按照政府主导与社会力量参与相结合、治理保护与建设相结合的工作思路,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一是自然生态有效保护。积极贯彻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和政策文件,将各项任务分解到职能部门,明确责任领导和时间节点,建立健全“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生态环境工作顺利推进,有力促进环境质量的改善。目前我县空气质量全年有300多天保持在二级以上,饮用水质和地面水质达标率均为100%,水环境治理达到II类水质标准。

二是水体生态保护良好。我县切实加强水体生态保护工作,加强水体岸线自然化规划建设,出台《水库水质和生猪养殖污染治理工作意见及考核方案》《水污染防治工作计划》等文件,县城沿江、河、湖等水体岸线精心设计和建设了一批景观效果好、设施完善的滨河绿地,形成城市特有的风光带。对城区内湖栽种各类水生净化植物,内湖水质得到明显改善。对北门湖、商贸湖周边环境进行提升改造,新建口袋公园,进一步增绿提质。

三是自然山体保护完好。积极开展自然山体保护规划工作,确保山体整体环境的协调性和自然轮廓完整性,严禁违法违规开山取土、开山采石、占山伐木等行为,控制自然山体周围的建设性质、开发强度和建筑退让、形态色彩等,确保县城自然山体保护完好,未发生破坏地形地貌、山体、湿地及生物物种资源等情况。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对照全国以及省市严格要求,我县园林城市工作还有一些差距,比如绿化喷灌设施还不完善,园林绿化养护还不精细,园林绿化专业技术力量薄弱,当前园林管理人员素质还不能与城市发展同步提升,等等。

下一步,我县将以此次国家园林城市复查和省级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为契机,特别是对专家组反馈的问题和提出的整改意见建议,认真研究,消化吸收,着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完善市政基础设施、推进社区精细管理,推动城市绿化建设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阅读量: 114 下载量:0 收藏: 36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推荐阅读

    文章排行

        二维码

        1. 微信订阅号

        2.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