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办公室主任辅导授课讲稿:处理好十对关系,切实提高“办事”能力

2024-04-06 | 阅读 : 587 | 下载量 :33 投诉   

办事,就是办理正在做或将要做的事情。《管子正世》曰:“古之欲正调天下者,必先观国政,料事务,察民俗。”“料事务”,就是料理、打理事情。机关人员办事,上级指示的、领导交办的、下级请示的,都属于公务活动的范畴。要办好事情,决不容易。怎么办事?笔者认为,要着重处理好如下关系。

一、是与非

是非,头上的星空,心中的道德。把握是非,做事第一原则!是非,是性质、原则、根本。是非是源,其它是流。是非对了,世界就对了;是非错了,一切都错了。做正确的事情,远比正确的做事重要。把握是非,是办事最大的遵循。在大是大非上,必须旗帜鲜明。

(一)要笃定信仰。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相互影响,社会道德领域出现一些新问题。个别人认为,话理想太远,说信念太空,谈宗旨太泛。信仰源于世俗,超越世俗。信仰不是万能的,没有信仰是万万不能的。机关干部要加强理论武装,站稳政治立场,善于从政治的高度观察、分析问题,增强党性意识、先进意识、纯洁性意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要牢记“家是小国、国是最大家、有国才有家”,不可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

(二)要辨别是非。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经济社会发展深刻变革、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的情形下,一些事情真善美假丑恶界限并不明显,给甄别是非带来了一定难度。机关干部,要记住自己的COSPLAY,对哪些是正确、哪些是错误、哪些是有正有误的;对哪些是先进、哪些是落后、哪些是“双重”的;对哪些是提倡、哪些是反对、哪些是不提倡不反对的;对哪些是法规政策许可、哪些是法规政策不许可、哪些是有许可也有不许可的,都要弄明白,考虑好,辨别清。

(三)要扬善去恶。明代大思想家王阳明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何谓善?何谓恶?一般来说,有益于人的是善,只利于己的是恶;有益于人,就是骂人、说谎也是善;只利于己,就是敬人、仁慈也是恶。真心利人是善,假装利人是恶。善恶,就是是非。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机关人员要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完善人格,回归本性,善恶分明,抑恶扬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善莫大焉”。

(四)要以民为本。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共产党永远的挂念;老百姓是山,老百姓是海,老百姓是共产党生命的源泉。办事,为了发展、为了人民、为了和谐。在办事的各个环节,机关干部都要清楚意识到,那些符合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决策、维护绝大多数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言行,皆为是;反之,皆为非。要把为民负责看得更重一些,时刻提醒是百姓的公务员,没有群众这个参照系,自己什么也不是。要打捞底层声音,回应群众需求,解决百姓难题,以个人的“辛苦指数”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二、思与谋

办事,是机关的重要职能。办事水平,体现机关人员素质能力,办得好,说明能力强,素质高。与撰文相比,办事似乎更难,撰文,一次不行,可以修改;而办事,弄砸了,无法挽回。把难事办成、好事办好,必须思考谋划、殚精竭虑。

(一)要厘清任务。办事情,大体有“三要素”:办什么事;什么时间完成;工作要求成果是什么。对此,机关人员要冷静清醒,心中有数,明明白白。这是办好事的前提。在接受任务时,要聚精会神聆听机关领导安排,随时记录交办的事项,把领导意图搞清楚。在领受工作中,不清晰的要询问,一般不轻易发表看法。对繁杂事项,要认真梳理,提出“执行方案”,请机关领导定夺;对简单任务,要加以“发挥”,让领导认可;对难度大的事,不要提否定意见,可以在领导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加以丰富完善。

(二)要深钻细研。百闻不如一见。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也没有办理权。办事,机关人员要首先做一个全面细致的调查研究,深入基层,身到、眼到、耳到、口到、心到,摸清底细,了解情况,拿出有分析、有建议、有见地的意见。办好事情的标志:科学性,周密严实,不留“空”字;可行性,符合实际,清晰明确,不留“难”字;适用性,符合政策,规定和群众利益,不留“患”字。

(三)要筹划战略。在接受任务后,立足实际,放眼未来,制订战略,是最要紧的。无论啥事,有无把握,怎么推进,都要根据安排,思考判断,想一想办的是什么样性质的事,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形的事情?想一想是常规的事,还是突发的事?想一想任务与平时的工作有哪些异同?这些,都要在自己的脑海里过滤一遍,然后根据实际,借鉴以往做法,参照别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坚持利相交取于大、利弊相交取于利、弊相交取于小的原则,严谨提出目标、战略、思路、制度。

(四)要明细举措。措施,是把战略变成现实的手段,是解决问题的“桥”和“船”,决定着速度、进度、效果。要准确把握领导意图,认真思考,仔细求证,详细研究,对事情究竟怎么办理,包括举措、细节、事项、效果,都一一勾画好。有些事情是难以预测,有的潜在因素一时发现不了,有时正常情况也会发生变化。所以,数据不要太精确,效果不要订太高,要留有余地。在办事过程中,一定要想一想是不是符合政策规定要求,是不是达到时限要求,有木有可以改进的地方,有木有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明察眼前的事物,觉察近处的事物,洞察远处的事物,办事才有坚实基础!

三、大与小

大小,是相对而言的。一事当前,以为是小事,没有去做,又出现另一个事,觉得还有大事,就轻易放弃,周而复始,结果只能是小事不愿做,大事做不来。在大小上,稀里糊涂,办砸了锅。这是极为错误的。

(一)要大事着眼。大,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曰大局之大,胸有大局,胸怀大局;二曰全局之大,一个地方、一个领域的事对全国意味着什么,一件事、一些事放在全局意味着什么?机关工作人员,要拥有开放的理念、宽阔的视野、大气的作为,谙熟大事,把握大事,着眼大事,做实工作,破解难题。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公平正义保障、收入分配改革、环境恶化扭转、食品安全监管、教育质量提升、养老难题破解、道德失范治理、铺张浪费治理、干部作风改进,都是大事,要认真判、回答、解决好。

(二)要小事着手。无小不成大。小事是大事的基石。小事做不来,把大事办好,那是一厢情愿。耐心做好小事,才能干出大事。哪怕别人不屑一顾的杂事琐事,或者毫无意义的事,机关干部,也要做得津津有味。比如,值班轮班、会议通知、座签摆放、后勤接待、打水扫地,说起来都是小事。不过,稍有不慎,就会捅漏子、惹麻烦、成大事。一旦有机会做事,无论大与小,都不慌不乱,缜密思维,胸有成竹,考虑周全,周到安排,措施得力,努力把事情做得完美些。日积月累,石破天惊呀。

(三)要融大贯小。“润物细无声”。大就是大。承认也好,不承认也罢,作用就是大。一定要盯住大事业,抓住大事情,牵住大事件,集中精力把大事办好。无论必做的事、改进的事,还是正常的事、特殊的事,要注重积累,掌握技巧,丰富能力。时间长了,便成为一种风格。遇到大事时,就很自然地考虑如何做,当断则断,当做则做。

(四)要积小成大。大事与小事道理是一样的,只不过难易、重要程度相异。机关工作中,有众多大事情,更有无数小事情。小事连着大事,小事构成大事,小事成就大事。电视连续剧《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聪明人看来纯粹是傻子,他却兴致昂然,乐此不疲,废寝忘食,最后成长为最优秀的士兵。大事,是小事的集合。把大事分割成小事,小事做好了,与大事便融汇在一起了。有人计算,1.01的365次方=37.8;0.99的365次方=0.03。要记牢啊。办事情,小是珍珠,大是红线,让红线串起光彩旖旎的珍珠项链!

四、缓与急

就是对事情的性质、轻重、顺序,做出准确判断,有序安排,一一做好。对于急事,要先急办不耽搁;对于缓事,则可等等放一下。要抓急不放缓,该做的事情,就努力做好。

(一)要科学排序。在战略上,注重整体把握,统筹兼顾,分清轻重,弄清哪些是急事、哪些是缓事,先办哪些事、后办哪些事;在战术上,坚持重点突破,先急后缓,依序而行,集中精力办哪些事,按规定照常办哪些事;干净彻底办哪些事,顺其自然办哪些事;在主体上,根据职责,审事度人,按章行事,确定事情由谁去办,哪些事必须亲力亲为,哪些事要亲力不亲为,哪些事既不亲力也不亲为,有条不紊地推进。排序,就是优化办事结构,就是应用系统原理。

(二)要急事第一。工作中常会遇到千头万绪、众多繁杂的情况,这就需要把握轻重缓急。不论是政务性还是事务性工作,要把最重要的记下来,按重要程度编上号码,把最重要的排在NO.1,依此类推。上班伊始,立即从NO.1开始做起,一直做完为止。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对待下面的工作,直到下班。每天都真正这样做。坚持要事至上,将大目标分成若干个小目标,把有限的精力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不要迷失在看似紧急的、次要的事情中。

(三)要缓急适当。急事急做,当然对;有时急事缓做,也未必错。机关固定式、程序化、模式化工作多,然而,意外的、突发性的事情也会出现。在这种情况下,机关人员都要用一颗平等的心对待,对事情有轻重、缓急之分。在推进过程中,要进行“上下、左右、内外、正反、纵横”立体思考,把握主体、客体和中介要素,都是什么,然后再去作为。有时,紧急的事情,未必就是重要的。在做事的时候,要根据帕累托法则,将80%的时间与精力,放在20%重要的人和事上。面对某件事时,按能否不做,可否让别人做,如果一定要自己做、能否用最简单的方法做。

(四)要点石成金。急事也好,缓事也罢,不管事情多么突然,多么紧急,机关人员切忌手忙脚乱,要稳住心态,根据上级要求和平时掌握情况,先慢慢想清楚,再提出预案,供领导决策时参考。要立足本职,联系实际,化繁为简,由表及里,举一反三,努力创出新亮点。在根据授意、处置突发性事件时,要大胆往前站,边请示领导同志,边协调相关单位,边组织力量处理,决不能手足无措,尽最大努力把事情解决。以极轻力量,生成强大动力源,轻松自如,撬动重物前行!

五、分与合

当今,是一个注重合作的时代。把握分合规律,十分重要。分工是明确职责,体现个人能力;合作是相互帮助工作,昭示集体效能。办事,有的一个人完成,更多的是集体完成。

(一)要明晰职责。就是明确个人或集体完成的任务。分工的本质是任务到人。古话说:“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这句话,至少一半是正确:如果人人都“扫门前雪”,那么,路上滑倒人的问题则能解决。个人是自己事业的制片、编剧,更是导演、主角。工作,就是工作,就意味着职责。不做,说不过去,交不了差。机关干部,要责无旁贷,开动脑筋,开动机器,让思维飞,拒绝一切借口,关键时刻上得去,重要事情做得好,紧急时候打得赢。

(二)要合作共事。合,才能大;合,才能好;合,才能成。党政机关都要在分工的前提下,注重合作,互为支撑,相互帮助。因为每个人的工作必须整合起来,才会有1+1>2的价值。世上做什么事,单打独斗是不行的,合作才能成功。比如,突发事件、季节性工作,任务重、困难多、时间紧的时候,必须合力攻坚。现实生活中,有这样一种现象,有的同志只求孤独作战,而不喜欢团队合作,倘若自己的意见不被采纳,于是自由主义满天飞。这是违反原则的。办事,要依靠组织、机关和领导同志的支持。

(三)要顺畅通达。上下协调,左右和睦,是办事的前提。要处理好与外界环境的关系,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以获得最广泛的支持。要处理好与上级机关和领导的关系,严格按上级要求办事,如实请示和汇报工作。要处理好与同级下级的关系,实践“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的古训。更要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批评时,批评者推心置腹,坦诚相待;被批评者闻过则喜,虚心接受。要敢于自我批评,不要自己看成“一朵花”,把别人视为“豆腐渣”。认识自己的平庸,就离伟大不远啦。

(四)要谋求共赢。在日新月异的今天,共赢逐渐成为一种共识、一种精神。分工时时都有,共赢才无处不在。共赢存在于世界的每个角落。一个人的身体,也是眼睛看、耳朵听、嘴说话、手拎物、脚走路。分工与合作,像“两人三脚”,必须默契十足,动作一致,才能发挥互补互济效用。要牢记团队是团队人的团队,与人为善,及时沟通,互相讨论,和谐相处,建立长期稳定的协调机制。要坚持分工不分家,分工明确,协同果断,扁平化运作,一体化作战,分工时全力以赴,合作时天衣无缝。多深的根基,筑多高的墙。分合自如,事业顺达!

六、变与恒

变是唯一的不变。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万事万物都处在发展变化中。这是哲学的基本概念。无论是古希腊“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箴言,还是古代中国“生生不息之谓易”话语,讲的都是这个道理。

(一)要变中求恒。变化与守恒,必须有一个界定。在办事过程中,伴随着量的积累,一定适时变化,同时注重度、质、道的保持。由于主客观条件限制,由于内外部环境变化,定出的预案也好,办理的事项也好,要依据实际适当调整。机关干部是做具体工作的,是实际执行者。在推进工作时,在处理难题时,要关注大环境大政策的变化,抓重点带全局,注重总结经验,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要把记在心上、抓在手上的事,尽可能地写在纸上、贴在墙上,固化为制度,变成普遍遵循的东西,在变化中恒久。

(二)要变中求新。尊新必兴。变,一方面,变是必然的,不变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变是必须的,不变就不可能存在。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对某一个有质的规定性的客体来说,必须有不变,也必须有变。变就是新。新与旧是相对的。新旧之间,新旧相融,互为辉映。旧,是新的基础;新,是对旧的扬弃。在办事过程中,机关干部要把握好什么是可变、什么是不可变的;什么是必须变,什么是绝不能变的,要洞察新变化,熟知新规则,形成新思维,生成新习惯,想得比别人新一点,做得比别人新一点。新,就是做事的突破点。

(三)要变中求理。当前,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复杂性艰巨性前所未有。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迅速、分化、裂变,几乎成为常态。每部手机都是一个通讯社,每部电脑都是一个发言台。这是一个巨大变化。在数字传播技术冲击下,媒体消费碎片化快餐化媚俗化相当明显,如何适应变化、规范公权边界、培育网民美德、实现良性互动?机关人员一定要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洞察时代,明知事情,关注心灵,探索意义,敢于发声,理性发声,智慧发声,不能围观,不“犹抱琵琶半遮面”。

(四)要变中求乐。世界万物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比如,机关中层干部晋职,根据《公务员法》和有关政策规定,一般要采取竞争上岗的办法,凭能力,看成绩,比水平。遇见这种事情,怎么办?要坦然迎接,笑对挑战,乐于接受,不说错话,不办错事。竞争上岗,有上下,关键在过程。再苦再累再委屈,也要笑着面对。上岗固然可喜,留足也不气馁,都一如既往勤奋学习,努力工作,用事实证明自己。变与恒,是宇宙的法则、人生的法则,也是做事的法则!

七、速与

就是速度与绩效的关系。办事的过程,就是完成任务,推动工作,以最小投入获取最大价值的过程。在现代网络媒体发达的情况下,对机关人员工作速度带来了更大便利。办事,要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加快速度。

(一)要统筹优先。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思考今天有哪些事情,怎么做好这些事情。要区分ABC,A类是最重要紧急的,B类中等重要紧急的,C类是不重要也不急的。要讲究先后顺序,把做事的“路线图”,缩短到最小距离,比如,文件放在离自己最近的地方;发E-MAIL,要从上到下写,先写收件人的地址,再写题目,再内容,最后粘贴附件。要养成记备忘录的风格,每每做完一件事情,要认真记录下来,既利于便查询,又便于总结。

(二)要立即作为。快是前提。没有快,效就上不去。接受任务后,要突出一个快字,说干就干,雷厉风行,加快速度,第一时间反应、办理、反馈。尤其对于领导交办的重要工作,及时汇报进度,赢得领导的支持。要强化时间观念,尽量用最快的速度,一次性把附属的、附加的、相关的事情,都认真、细致做完做好。

(三)要讲究绩效。绩效,一般是指工作的投入与产出之比。产出大于投入,就是正实效;反之,就是负实效。对每项工作,要放眼世界,放眼未来,放眼实效,结合现实状况、历史状况、行业状况,有强烈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时时争先,处处恐后,脚踏实地,务求实效。要养成随时随地做记录的良好习惯,无论在上班时间,还是在下班时间,无论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凡想到一件事情该怎么办,要立即记下来。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从身边的小事开始,把简单的事做的不简单,在平凡中超越,在超越中收效。“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要学会休息,休息好了,精力充沛,斗志旺盛,才能以好的状态做好工作。

(四)要注重平衡。现代社会,节奏加快。伴随着快的生成,忙碌成了考评效率的依据。机关干部要从追逐效率的误区走出来,以从容心态应对,不要时刻把弦绷得太紧,不时给心灵放个假。忙碌实际是跌向无效的加速度。要承认,速度与效率相平衡,才是最佳最好的。忙碌未必有效率。在做事时,要把脑子腾空,全神贯注把事情想透彻、做彻底,逻辑清晰,确保正确。要把最重要的工作做完,而后凝思、总结、提高。有上不去的天,没过不去的关。竭尽全力,锲而不舍,追求卓越!实践吧!

八、策与术

策,是对策;术,是方法。古人云:“上人用道,中人用术,下人用力”,意思是:上等人做事使用客观规律和人事物之间的大道,中等人做事能够使用技术;下等人做事使用力气。办事,必须讲究策与术。

(一)要严格规范。机关层次多,办事广泛复杂,一般要依照规章制度进行。譬如请示事项,如果请示范围广了,干扰领导;该请示没请示,带来麻烦;颠倒了请示程序,极其被动。办事时,向领导请示工作事项,如果不十分紧急,要选择合适时机;要遵照自下而上、逐级请示的原则,不失职,越级,不扩大,不缩小;请示终了,要把最高领导决定的意见,反馈给有关同志。再如,给领导提建议时,要有分析、有依据、有办法,以赢得领导的支持。当领导不同意时,要立马改变思路,按领导意图再定新方案,迅速修改好,不固执己见。

(二)要选对形式。一般说来有四种:口头请办,面见领导,口述事项,听取领导指示;卡片请办,将工作内容填入请示报告卡,面送领导,立等批示;电话请办,通过电话电报,向领导反映情况,提出建议,请领导当时指示或回电指示;文书请办,将请办事项写成正式请示,逐级呈送,等候批复。机关人员在领导身边工作,办理短、平、快的事项,多用口头请办。因为,口头请办效率高,速度快,可以直接接受领导询问,对建议内容当面补充或修正,有利于领导及时把情况搞清楚。

(三)要镇定从容。当遇到突发事件或紧急事项时,机关人员难免紧张、着急;经历浅、上岗时间短的同志,也会产生胆怯心理。这样的情况下,有的同志会手忙脚乱,思维、说话没有条理,甚至乱中出错。因此,必须沉住气,有意识地把说话或行为,放慢一些,稳定情绪,自然放松,而后按程序稳妥、有秩序的工作。要把要点列出来,然后构思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循序渐进,渐行渐远。使用口头或卡片方式时,要把方案准备好,陈述时,惜话如金,层次分明,结构清晰,内容简洁。

(四)要掌控艺术。把握“一个阶段只有一个重点”的原则,投入足够的时间、精力和资源,认真抓、过细抓,实实在在抓出成效。注重做好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或用别人没用过的方法做事,通过进行有创意的非常规工作,带动常规的正常性工作开展,奋力开拓新局面。坚持实事与虚事相结合、有为与无为相统一,把更多的实事、有为之事推进下去,同时,腾出更多精力,认认真真做好虚事、无为之事,以虚保实,有无位带有为。事是睡着的冰,人是成事的火。在火的熏蒸下,冰则会徐徐升腾!

九、胆与识

简言之,识就是知识、辨识、见识;就是胆气、胆量、胆略。办事情,既需要胆也需要识。胆与识互为因果。实践证明,做任何事情,有胆有识才有作为。

(一)要晓知胆识。胆与识的认知,是特别重要的问题。识是胆的基础,没有识,就不可能有胆量和勇气。胆是识的核心,没有胆,识再多优柔寡断也难成功。胆与识互为因果,识得精透,胆才增大。“艺高人胆大”。对于机关干部而言,胆体现为办事的勇气决心,识体现为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胆无识,常常缺乏思考,胡乱拍板,不顾实际,蛮干一气;有识无胆,虽然分析准确,思考周全,考虑极细,容易犹豫不决。靠识壮胆,靠胆增识,缺一不可。

(二)要有胆有识。要想成功,胆与识是关键。机会总是青睐于有准备的人。的确是!不过,此言只对一半。即使做好了准备,而没有胆量接受,又有什么用!敢于挑战,勇敢向前,才会得到机遇垂青。要让大家认可自己,就必须敢于把自己的能力展示出来。有了胆量,也不意味着就成功。因为胆量,只是勇气;怎样把握机遇,还要靠识。在没有足够见识的情况下,去做一件事,胆再大也难成。胆识,常常被人们连在一块儿讲,由此可见两者的关系密不可分,缺一不可。办成大事,胆与识,一样都不能缺。

(三)要负起责任。胆识,不仅表现为一种能力,更表现为一种责任。责任是一盏明灯、是一座天平、是一片沃土。同样问题、同样条件,有人干的好,有人干的差,是素质、能力问题,更是态度、责任问题。在日常工作中,有些问题是暂时性的,有些问题是长远性的,要强化责任,追根溯源,寻求答案。不管事情再多再杂,机关干部要对自己负什么责、怎样负责,常在脑中转,多在心中留,能吃亏,去功利,该请示的多汇报,该决断的敢拍板,该推进的不迟疑,该负责的要担当。

(四)要敢于亮剑。在处理事务中,有时会出现一些难以预料的事情。当今时代,人生社会、做人做事的风景线,一般是荆棘与鲜花、掌声与轻视并存。要围绕发展,以更大勇气更大气魄,锐意创新,敢作敢为,敢啃硬骨头,敢涉三峡险,大胆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面对工作鼎力而为,面对矛盾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挺身而出,不担心丢份儿,不畏惧得罪人,不回避矛盾,不惧怕麻烦,跑断腿,磨破嘴,饿扁肚子,脚长茧子,努力把担负的事情办好,在艰苦中百炼成钢。做事,就跟打扑克牌一样,拿到好牌的人,不一定赢;拿到差牌的人,也不一定输。做事的牌局,需要胆量,需要见识,需要胆识!

说与做

口若悬河,口吐莲花,当然好。然而,说得再好,没行动,一切都是零。不怕天寒地冻,就怕手脚不动。机器猫、钢铁侠、超人型的做事方式,才受大家欢迎。

(一)要边说边做。说是为了找思路、寻帮助、求路径;做是为了有进展、见成效、上台阶。说是为了做好,做要以说为准。说和做是办事的两条腿,不能金鸡独立,也不能半瘸半拐。民谚云:光说不练假把式。“练”就是做。想法有了,做不到,这是执行不力,就是说了没做。一定要既练又说,且说且做,说与做链接起来,咬定青山不放松,说了算,定了干,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面上突破,点上出彩,一个药方治一种病,在说与做的融合中,把机关的工作、交办的事项、岗位的职责,真正落到实处。

(二)要少说多做。埋怨黑暗,不如点亮蜡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机关工作,清贫,但繁忙;单调,但充实;重要,但平凡。坐着不动,永远做不成事业。少说一句话,敬业每一天,做好每件事,自动、积极、务实,是正确选择。自动,主动想工作,主动干事情,主动解难题;积极,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责任在此,不容推脱;务实,细心用心,现在行动,马上去做,立竿见影。“千淘万滤还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啊。

(三)要不说也做。说和做是辩证统一的。有时又说又做,有时不说也做。从事机关工作,要谦虚内,厚德载物,豁达平和,顾全大局,低调行事,内心强大,努力办成办好,为大家带来一丝温暖。要深入推行无为问责、效能提升、行风测评、制度落实制度,真正把工作落实到位。不怕事情难,就怕不耐烦。对基层、群众、投资者的事,要不推不等,力求态度好、程序少、方式快、水平高、成本低。有益于百姓的事,即使做着都不说,也不让别人知道。待正果修成,办事圆满后再说,或仍是一言不发,留给他人评说。这才最值得尊敬。

(四)要说好做好。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说,说到点子上,入木三分;做,做到实在处,圆满周全。把说与做融合起来,才是真水平。机关干部,要认清新形势,牢记新使命,实践新要求,对照中央关于转变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俯下身,弯下腰,沉到底,接地气,做水滴石穿的事情,做集腋成裘的事情,做持之以恒的事情,说到做到,说好做好。用“说”认识事情,让“做”完成事情。涓涓溪流水,汇成大江河!

阅读量: 587 下载量:33 收藏: 37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推荐阅读

    文章排行

        二维码

        1. 微信订阅号

        2.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