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写世界:晚清为何编纂《各国政艺通考》

2023-11-24 | 阅读 : 137 | 下载量 :0 投诉   

庚子事变后,为挽救王朝统治危机,清廷开始了最后十年的新政变革。与以往极力蔑视外国所不同的是,此时的清廷是以一种积极主动的姿态来关注外国世界的,为此,更是耗时耗力撰成了一部专门记载外国世界的新型官修政艺史书,即《各国政艺通考》。“政”“艺”是清代对近代学科知识体系的划分,与现在的“文”“理”范畴略有相似,张之洞在《劝学篇》中说:“学校、地理、度支、赋税、武备、律例、劝工、通商,西政也;算、绘、矿、医、声、光、化、电,西艺也。”在轰轰烈烈的新政浪潮中,清廷进行科举改革则直接推动了该书的编纂。在编纂过程中,该书资料征集难度较大,严重影响了修书进度,总共历时八年方成书。《各国政艺通考》的编纂反映了清廷讲求实学,着力选拔通晓中西人才,以挽救清王朝统治危机的努力。 

(一) 

清朝自入关后伊始,就注重承袭明制,视科举考试为“抡才大典”。然而,沿至清末,科举制度历时既久,已然流弊滋多,特别是八股取士更是与整个时代潮流格格不入,从而严重限制了人才的选拔,“士子但视为弋取科名之具,剿袭庸滥,于经史大义,无所发明”。四书五经体系下选拔出来的人才实际上已经远远脱离了国家所需,这就迫使清廷不得不着手进行科举改革。 

在庚子事变后的首次科举考试中,清廷就“因时变通”,把世界知识增添到科举考试内容中,以此用来选拔兼通中西的人才,“头场试,中国政治史事论五篇;二场试,各国政治艺学策五道;三场试,四书义二篇、五经义一篇”。各国政艺被置于四书五经之前,表达了清廷“黜空言,而崇实学”的政治诉求。 

也正是出于为科举考试出题作参考这一直接目的,清廷开始主导编纂《各国政艺通考》,并将其用来作为学子考试的官方钦定之书。该书的编纂始自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正月,由国子监司业管廷鹗最初上奏,清廷决定于八月十六日开馆,至宣统元年(1909年)闰二月全书纂修完毕。 

清廷敕令由翰林院承接《各国政艺通考》一书的纂修工作,又因翰林院诸臣本就司职编纂,因此,此次修书的史官也主要是从翰林院中直接选派,“编纂之要,首专心翰苑人士,雍容研究,不乏著作之才”。翰林院掌院学士或管学大臣为总裁官,从编、检各官中遴派出提调、总纂、纂修、协修、总校、详校等各职人员。对于人员的选拔,清廷表现出较为慎重的态度,对于不能任职者,总裁官可以“随时甄别”。各职史官采取分工合作方式,或数人合纂一门,或十数人合纂一门,以保障史书纂修工作能够有序进行。 

就《各国政艺通考》的体例而言,清廷经过反复斟酌后,最终决定效仿《文献通考》,进行分类纂辑。其类目共分为六,先后顺序为:农学、法学、财政、地理、学校、历史。类下设有十八“门”:学校、官制、财政、兵政、农学、工艺、商务、矿政、铁路、邮政、刑律、警察、公法、舆地、天算、理化、宗教、艺学,各类围绕此展开具体论述。当然,该书还是着重以“关于政治者”为核心,从不同层面立体详细记载外国世界。 

(二) 

《各国政艺通考》的编纂,在资料征集上难度之大前所未有。以往清廷所修之书主要参照的是国内资料,因此,史料来源较为广泛,正如管廷鄂所奏:“我朝钦定各书巨帙宏编,照耀千古。当开馆之日,大都萃海内之图书,供一馆之采辑,所据之书,又皆善本。”《各国政艺通考》的编纂皆是涉及外国,所以资料也就相对较少。 

在开馆之初,清廷就把资料的征集作为头等大事进行对待。对此,清廷专门下谕旨广泛搜集资料:“开办之始,即咨行外务部,转咨各国使臣,代购新书、新图,以资考证。”然而,鉴于《各国政艺通考》所涉内容较为广博,在资料搜罗上可谓是困难重重,“学校兵制各大政,为今日所最宜讲求者,各国制度,犹难尽考,此聚书之难也”。据翰林院掌院学士裕德声称,直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秋始有咨送到署者,此时距离开馆已经三年。 

事实上,就翰林院所搜资料来看,也主要是以译著为主,当时国内所译之书“不及十之三四”,这显然并不能够全面展现西方各国政艺的全貌。就连所搜译著的内容也是以错误不实居多,“虽不乏精审之本,而商贾射利转展钞贩者亦居大半。增篡随心,讹谬百出,郢书燕说,殊难据依。至漏略之事,尤难概数”。因此,清廷又试图进行重新翻译,但这种想法却又受到了经费的掣肘。纂修《各国政艺通考》的经费是由京师大学堂进行资助,“如经费尚有不敷,由掌院学士奏请增拨另款”。经费上的拮据确实严重影响到该书编纂的正常进行,“所送图籍,皆系洋文,悉数翻译,经费不支,祗可择其必需者,抽取付译”。 

有鉴于此,清廷也深知,如若等到全部资料准备完毕后再行编纂,实属“时不我待”。于是,清廷便采取了编纂、搜罗、翻译三者同时进行的“权宜之计”。一方面,对现有少量资料进行翻译整理,“翻译数员,就目前所有之书,认真编译”。另一方面,随着搜集资料的不断增多,再行补充,“以后续有采访,仍责成该员等随时增纂,以补阙略”。 

鉴于《各国政艺通考》在清末新政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清廷对该书的编纂也尤为上心。据管廷鄂奏称:“自开办以来,即督饬编纂各员,昕夕编摩,敬慎将事。”每书成一卷,由总裁官详细审阅后再“恭呈御览”,此时,清廷又敕令外务部及各国出使大臣再次进行精细核准。光绪三十一年九月,成书及半,“现在各门规模,皆已粗立”。次月,翰林院拟定书名为“各国政艺通考”,“此书因书名未经钦定,是以每卷谨空首行,臣等公同商酌,拟名《各国政艺通考》”。至宣统元年闰二月,全书最终纂修完毕,合七百七十五卷,其中农学一百零四卷,化学一百六十二卷,法律八十九卷,官制一百十七卷,地理四十六卷,学校五十六卷,兵政四十九卷,财政三十九卷,各国历史本末一百十三卷。后又补缮目录三卷,该书修成后,负责纂修的编书处改成讲习馆。 

(三) 

《各国政艺通考》完成后,清廷一改往日藏诸深宫的官修史书处理方式,而是要竭力把此书颁行天下,这背后是清廷意欲教育学子和收拢政艺话语权的政治思考。 

清廷把《各国政艺通考》颁行学校,辅助教科书,用于学堂讲学之用,向学子宣传外国知识,“此书为士子参考之用,与教科书相辅而行。教科书取便诵习,自以简练为宗,此书重在考证,必以详备为主”。即便是不能进入学堂学习的中年士子,清廷也主张让其学习该书,以作了解掌握时务之用,“士至中年以上绩学者颇多,既不能再入学堂,亦藉此,自程其功,以通时务”。在时局危机之下,清廷意欲通过培养应时代发展之需的新人才来推动政治改革。 

清廷也把《各国政艺通考》立为官修钦定之书,示以天下,蕴含着收拢政艺话语权的深刻思考。晚清以降,国内已然出现诸多关于外国政艺的书籍,而私家修史的兴盛,实际上在无形中夺取了官方话语权。在清廷看来,这些充斥民间的政艺书籍仅是一人之见、一家之言,并不足以值得信赖。而在这一时代潮流的冲击下,清廷也确实亟需重新掌握修史话语权,《各国政艺通考》则恰恰适应了清廷迫切把政艺话语权收归于官方的渴求,“各省自编刻本,将不免有歧异,以此学衷一是,自收道一风同之效”。 

值得注意的就是,清廷在编纂和宣扬《各国政艺通考》之时,也充分意识到外国之长如声、光、化、电等乃中国所不能及。在内忧外患的动荡时局中,清廷也开始能够以一种客观的态度来对待西方,“西法以恒为业,以专为功,恒则笃,专则精,无见异而迁之思,故无务广而荒之患”。不能不说,这是长久以来始终排斥外国的清王朝所做出的重要转变。 

然而,尽管清廷明确展现出一种对外学习的积极姿态,却又在骨子里表达出不甘落后于人的心态,这就是为何清廷刻意强调所谓《各国政艺通考》中的西艺实际上在中学中已有渊源,“其为艺学也,自工商耕织,医术矿务,及一切杂技至声光化电,为专家而悉,原来于算学颇有合,周官考工法也”。这也足以看出,此时的清廷依旧在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理念,对西艺学习的态度是为了取彼所长、补我所短,“总而论之,政学艺学,皆当以忠孝节廉为本,庶不至出外游历,竟有见利忘义,负国弃亲之为是”。总之,在清廷的观念世界中,《各国政艺通考》的编纂是为了学习外国,形成实学风气,用来服务于清王朝统治,其背后维系风雨飘摇政权的良苦用心可谓是不言自明。

作者:李金飞

来源:学习时报

阅读量: 137 下载量:0 收藏: 36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推荐阅读

    文章排行

        二维码

        1. 微信订阅号

        2.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