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要有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的职业精神

2023-05-24 | 阅读 : 528 | 下载量 :0 投诉   

读到随园诗话一篇,且题记为: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 

这一小品,读出了机关里材料人的苦,也读出了机关里材料人的难。原文如下: 

常州顾文炜有《苦吟》一联云:“不知功到处,但觉诵来安。”又云:“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深得作诗甘苦。 

这一小品,讲的是作诗,讲的是作诗之苦。 

联名苦吟,写出诗家之苦,也写出诗家之乐,诗家之苦,就在下这两句联语,不知功到处、但觉诵来安。为一句、为一语、为一字,诗人不知道要下多少功夫,这个磨炼的过程,到最后自己身在其中、心在其中、神在其中而不自觉,自己都已经不知道自己下了多少功夫,突然之间,读起案头纸上的诗句,一下子就读出了感觉,这就是功到自然成的境界吧。 

机关写材料的人,不也是这样吗?写出一篇讲话、报告、调研等公文材料,自己先读上一篇,最好是诵读,读出声音来,这样可以读出节奏感,一些文字上的小毛病也可以在诵读中自然找到。起草公文材料,自己把自己写的材料读出一种但觉诵来安的感觉,这样的稿子,就算是达标了。 

更有感觉的是后面这一联,为求一字稳,而得半宵寒。这一句里,让人有感觉的就是这一个稳字。古人写诗填词,很多都是追求新奇特,语不惊人死不休。这里,却是用了一个稳字。看似平淡,实则有料。关于古诗词,古人比我们现代人看的更多,他们一定是发现了其中的规律,那些能够流传千古的名篇佳作,没有几个是字字都奇绝的神作,都有一个稳字功夫在里面。 

联想到公文写作,这个稳字,更有意义。公文是不讲究修饰和辞藻的,公文的特点主要是规范和简明,把目标要求说清楚,把政策规范说清楚,把要表达的思想和意图说清楚。所以,公文,更在意一个稳字。比如,政治上要稳,必须保持高度一致。政策上要稳,不能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也不能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法治上要稳,要在宪法和法律大框架下依法行政。意图上要稳,公文最怕一词多意、词不达意、断章取意,尤其是不能说了一大堆,让人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写材料,是一件难事,是一件苦事,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 

正如这一小品讲到的,一篇公文材料,经过反复打磨,终于定稿,这时候自己拿来关上门读一遍,那种但沉诵来安的感觉,真好。尤其是经过决策程序和会议议程,转化成一条一条的决策和政策,用来指导和推动工作实践,用来解决和处置具体事项,那种感觉,真好。尤其是看到纸上写到的那些大事,一件一件落到实处,那种感觉,真好。这真好的背后,就是那一个稳字。 

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这苦苦的耐得,亦是妥妥的值得。

阅读量: 528 下载量:0 收藏: 36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推荐阅读

    文章排行

        二维码

        1. 微信订阅号

        2.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