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的核心就是三句话

2023-05-16 | 阅读 : 434 | 下载量 :0 投诉   

写材料的本质就是三句话:第一句话,思想为王;第二句话,逻辑为将;第三句话,语言为兵卒。 

这是自己写材料的一点“核心体悟",今天就和大家简单聊聊。 

第一句话:思想为王。 

王是管战略、管方向的,是灵魂,是核心。 

思想为王,就是要先搞清楚自己的目标、方向、战略、策略是什么,想表达什么。 

一篇材料,无论是讲话稿、汇报稿、主持词,还是评论文章、署名文章,有没有价值关键还得看有多少思想,或者说有多少干货。思想没有高度、深度,见解没有原创性,不能贴合实际,无法解决读者、听众的问题,不管你标题多靓丽、语言多花哨,都是没有价值的。 

真正的大家,文章也好,讲话也罢,都是以思想见长。个人喜欢读黄奇帆的文章,主要就是因为有思想、有干货,读了能使人豁然开朗。 

现在有很多讲话和文章,不能说不好,就是正确的废话太多。 

因此,我们要把更多的把精力放在琢磨事情上,放在熟悉行业、了解工作、发现问题、研究对策上。 

第二句话:逻辑为将。 

将是统领,是组织,要负责领兵打仗。 

写材料的过程,是一个收集资料、分析研究、梳理分类、归纳综合的过程,也是一个逻辑思考的过程。 

逻辑的作用就是统领整篇文章,以某种规则,把所有的观点、资料安排到合理的位置,就像战场上排兵布阵的将军。 

逻辑的具体表现,就是材料内容板块结构的安排,就是大标题、小标题的架构,就是过渡段、过渡句的设置。 

一篇材料最基本的逻辑要求,核心观点(概念)清晰,板块能够支撑核心观点(概念),段落能够支撑所属板块,句子能够支撑所属段落,形成一个正金字塔结构。至于是用归纳法(从特殊到一般),还是从演绎法(从一般到特殊),根据实际灵活运用就行了。 

材料中最常见的逻辑问题有4类: 

一是概念不清。概念有大小之分,要搞清概念的内涵、外延,明确概念之间的种属关系,哪个大,哪个小。 

二是标准不一。同一级标题之间,一定是按照同一个标准来架构的,比如都是问题、都是措施,或者都是载体、都是目标、都是环节(步骤),不能前两个是“着力解决…………的问题”,后两个是“以……为抓手”。 

三是串腿打架。同一层次的标题一定是互相排斥、各自独立的,不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同一类事情,同一个问题,一会儿在这个版块出现,一会儿又在另一个版块出现,感觉放哪里都可以,一定是逻辑架构上出了问题。 

四是辈份混乱。大层次标题(上一级)为母项,小层次标题(下一级)为子项,母项的外延应该包含子项,子项的外延不能超出母项,否则逻辑就乱了。 

因此,写材料的人要懂一点逻辑学。 

第三句话,语言为兵卒。 

兵是操作,是执行,是战略战术的具体体现;语言是外化,是载体,是思想、逻辑最具体的表现形式。 

我们读一篇文章,最先看到的就是具体的字词、句子、段落。思想和逻辑是字词句在我们头脑中综合加工以后形成的的产物,我我们对字词句的一种“翻译”。 

关于材料的语言,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说人话”。 

为什么要说人话?材料,包括公文、讲话、汇报、公开文章等,核心目的都是沟通、传达、传播。你故作高深地搞些别人听不懂、看不懂的东西,还怎么沟通、怎么传达、怎么传播! 

什么是人话?就是人听得懂的话,人经常讲的话。人民群众,包括机关干部,最反感、最痛恨的就是官话、套话、正确的废话。喜欢说官话、套话、正确的废话,无非两种情况:一是没想好,没思考,不知道怎么办,也不知道说啥;二是怕说错,干脆打太极。这些话,没人想听、没人愿听,也没人听得懂,更没人相信。 

怎么讲人话?具体到写材料上,我觉得有“六多六少”,即:多用短句字,少用长句子,禁用累死人不偿命的句子;多用单句,少用复句,禁用倒装句、插入语;多用名词动词,少用形容词、副词,禁止新造词;多用大白话、大实话,少用生僻词、文言词,禁用没几个人懂的外文词、网络词;多用打比方、讲故事,少玩新概念、新理论;多讲中国文化、传统经典,少崇洋媚外、希腊罗马。 

总而言之,思想为王,逻辑为将,语言为兵卒,或者说“思想为魂,逻辑为骨,语言为血肉”,需要我们不断揣摩、体味。 

阅读量: 434 下载量:0 收藏: 37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推荐阅读

    文章排行

        二维码

        1. 微信订阅号

        2.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