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新型公共文化空间高质量发展的四个维度

2023-04-11 | 阅读 : 1235 | 下载量 :0 投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市文化和旅游局日前组织编制了《天津市公共文化设施布局规划(2021—2035年)》,涵盖图书阅读类、博物展览类、文化活动类共三大类公共文化设施的布局规划。据此,我市公共文化服务将日益呈现持续快速发展、优质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日趋丰富的新局面,越来越多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也会应运而生。兼具文化和公共属性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是聚拢艺文资源、延续文化根脉,重塑城市美学的有力践行;也是弥补公共文化服务不足,消解空间异化矛盾,推进城市空间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还是当前各地促进消费潜能释放,激活文旅消费市场的重要抓手之一。推进新型公共文化空间高品质可持续地良性运转,作为未来新发展课题,需要在布局谋划、运营管理、主题建设、服务供给几个方面提档升级。 

科学精准的布局谋划是新型公共文化空间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影响并决定着一座城市的文化品质、文明程度和幸福指数,在打造城市文化名片,融合文旅产业发展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推动新型公共文化空间高质量发展,应始终围绕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各项要求,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打造作为构建新型公共文化服务格局、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首先,将打造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纳入城市品牌建设。高品质公共文化空间注重内涵与外在的统一协调。其次,持续完善机制,实现服务标准化、规范化。有序监督考核,提升服务效能,杜绝“重建轻管”现象发生,同时引入退出机制,确保公共文化空间活力。最后,合理安排文化服务半径,鼓励发展多元文化业态。在注重开放性和公益性的基础上发展多元文化业态,探索复合型的公共文化服务,不断向更广泛领域延伸辐射,将新型公共文化服务自然植入日常生活。 

灵活创新的运营管理是新型公共文化空间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不久前召开的全国公共文化领域重点改革工作总结部署会议提出,要及时总结“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建设发展经验,在更大范围推进改革,以构建公共文化新型空间为抓手,在建设标准、设施布局、建设主体、功能设置方面进行创新。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可持续良性运转,必然离不开灵活创新的运营管理。首先,要创新公共文化政策协同机制,以“开放、创新、共享”的服务运行理念,通过公益创投的方式,创新引入社会力量参与运营管理和活动组织,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空间营造平台。其次,要串联开放多元的供给主体,因地制宜探索新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和方式,坚持公共文化服务“走出去”,优质资源“引进来”,盘活区域公共文化资源,推动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活化利用。最后,要鼓励参与式的设计营造,并发掘树立样板案例,为公共文化空间营造积蓄“设计力量”。近两年,广东、上海、江苏、山东等地竞相开展了最美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案例征集活动,让创意设计产业为公共文化和美好生活赋能,增强居民对共建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个性鲜明的主题建设是新型公共文化空间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大规模人口集聚中,城乡居民、都市精英、在校学生等不同群体有着不同的文化需求,而且基层特色公共文化空间要求“小、特、精”。打造高品质新型公共文化空间,首先要充分考虑城市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特质、保存文化的根脉与记忆,也应加强对本地文化和现代化元素的挖掘,充分利用老旧空间,通过微改造、微更新、科技赋能“空间转向”,打造出一批外在形式“美”、功能服务“好”、理念模式“新”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其次是,注重以“人”为中心的参与和体验感,因地制宜塑造智慧书房、群艺展览、群星讲堂、读书沙龙、非遗传习所、艺术空间、研学基地等个性鲜明的产品体系,形成以包容并蓄为标志的复合创新型文化空间。使人们习惯到图书馆阅览学习、到文化馆听课学艺、到美术馆看展打卡,并成为一种风尚,一种品质生活方式。最后,以具有艺术气质、舒适整洁、开放综合、智能化为目标,以品牌化建设理念进行新型公共文化空间集群化打造,使其遍布城乡的大街小巷、门前屋后、商业街区,渗透城市肌理,塑造众多个性文化地标。 

优品高效的服务供给是新型公共文化空间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为人民群众提供内容丰富、优质高效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是新型公共文化空间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解决中低端和无效供给过剩、高端和有效供给不足等现代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突出问题的根本出路。首先,要全面提升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内涵,突出创新引路。当前,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发展演化,已呈现出营造以人为尺度的空间、用设计提升空间美学品位、以开放激发多元文化活力等鲜明特征。可以预计,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创新、改造、重塑,未来会在全国广泛开展。其次,要增加地方特色优秀传统文化产品供给,突出文化引导。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结合,积极寻找公共文化与时代发展需要和群众需求的最佳结合点和着力点,提高文化产品供给的质效与核心竞争力。最后,要推进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数字化建设,突出数智引领。突破传统物理服务边界,提升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数字化装备水平,依托数字技术优势和多媒体力量,不断创新数字化、智能化表现形式。 

作者:万亚萍,来源:《天津日报》

阅读量: 1235 下载量:0 收藏: 36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推荐阅读

    文章排行

        二维码

        1. 微信订阅号

        2. 联系客服